“預設”下的美麗“生成”——《黃繼光》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
師:黃繼光讓我們最為之驚嘆的是,他居然第二次站起來了,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場面。
(出示“句子1”: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師:這次,黃繼光又是在什么情況下站起來的?(生自由讀課文)
生:他身負七處重傷,已經沒有一件武器的情況下站起來的。
(讓學生想象身負七處重傷的情景,然后讀黃繼光第二次站起來的那句話。初步感受他的勇敢、堅強。)
師:同學們,有一位同學讀了這句話,說黃繼光還有一件武器,你們猜他說的是什么?(同學們先是一愣,然后小聲討論開了。)
生:我覺得他還有一件武器就是生命,因為他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師:那在這樣一個緊要關頭,你從他這個行為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他很勇敢,很偉大。
生:他令我肅然起敬。
生:老師,我覺得他很厲害,在那么緊要關頭,沒有一件武器了,還能想到用身體去阻擋敵人的槍口,我的話早就暈了頭,放棄了。
師:是呀,同學們,一位真正英雄的偉大就在這里,在生死攸關時刻能做出常人難以到到的,想到常人難以想到的,有句話不是說“勇敢不是手腳并用的魯莽行為,而是勇氣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生:(盡自站起來說)真是這樣呀,老師,我覺得他特別機智、聰明,在那么緊要關頭,居然能想到用身體去當武器。看來我們平時遇到困難時,也應該沉著,想辦法應付才對,干著急是沒用的。
生:(接)對,勇敢像老師說的,不僅需要勇氣,需要智慧,還得加上冷靜、沉著。黃繼光真是我心中的英雄!
師:那把你心中英雄的那種勇敢、堅強及令你的敬佩,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
(學生讀第二次站起來的句子。剛讀完,有一位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有種不說不罷休的架勢。)
生:老師,我覺得黃繼光的武器除了身體、智慧、勇敢外,還有一件武器,就是他心中強大的力量,支撐著他站起來的。(我為他的話豎大拇指,并迅速調整了一下教學思路)
師:你們覺得會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站起來的?
生:是戰友給他的力量,因為他想到不完成任務,戰友們的生命就會有危險。
生:是他的指導員給他的力量,因為他想到指導員對他很信任,他必須得完成任務。
生:是祖國人民、朝鮮人民給了他力量。這么多人都在望著他,在鼓勵他呢,他心中就充滿了力量,站了起來撲上去擋敵人的槍口了。
(順勢指導讀“句子2”:他感到指導員在望著他……朝鮮人民在望著他!)
師:黃繼光想到了指導員的信任,戰友們的安危,祖國人民的囑托,朝鮮人民的解放,于是他又——(引讀句子1)他難道不知道這樣一撲,他將會失去他的生命嗎?(引讀句子1)他難道不知道這樣一撲,他就再也見不到他可愛的祖國和親人嗎?(引讀句子1)
(這時,很多同學讀著句子,眼眶中已經聚滿了淚水。)
師:那么,他“撲”上去的僅僅只是他的身體嗎?
生:他“撲”上去的是他的勇敢,他的機智!
生:他“撲”上去的是戰友的安全!
生:他“撲”上去的是戰斗的勝利!
生:他“撲”上去的是對祖國人民、朝鮮人民真摯的熱愛!
師:是呀,同學們,黃繼光用他年僅22歲的生命,鋪就了一條勝利的道路,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畫面,將永存我們心中,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