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教學設計
3黃繼光選擇去完成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結果可能會是怎樣的?可他為什么還要主動承擔這個任務?
教師在此處做好鋪墊,讓學生明確黃繼光在承擔任務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要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通過自身的努力,扭轉戰斗局面。此處分析透徹,學生才能夠理解黃繼光堵槍眼的英雄壯舉。
㈢學習課文7~11自然段
1默讀課文的7~11自然段,畫出描寫黃繼光動作的句子,再反復細讀,把你的感受標注在相應語句旁邊。
六年級的學生對于文本已經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感受,同時他們也擁有在書中作標注的能力,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品讀賞析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以下語句的分析、理解,感受黃繼光的英勇、頑強,樹立黃繼光的英雄形象。
⑴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①黃繼光為什么要“用盡全身的力氣”?
②“近了,更近了”是離什么近了,更近了?
從表面看,黃繼光是離敵人的火力點近了,但這更是離危險近了,離希望也近了。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感受,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師過渡:黃繼光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冒著像冰雹一樣的子彈,艱難的前行,而戰友們更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接下來,黃繼光又會怎樣做呢?
⑵。↑S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他舉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燈的光亮中閃閃發光。
①課件出示“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教師提問:“站起來了”在這段話中出現了兩次,在讀的語氣上一樣嗎?同學們試著讀一讀。
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閱讀時間,讓他們在自己讀的過程中體會兩個“站起來”所表達的不同含義。
②課件出示“!”學生讀,再放入語句當中指導學生讀“!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在這句話中,先后出現了三個感嘆號,而這一個“!”最為難讀。在學生已經感受第一個“站起來了!”是驚訝于黃繼光的舉動,第二個“站起來!”是敬佩于他的行為的基礎上,再去體會“啊!”的含義,可以降低難度,利于學生的理解。
教師過渡:敵人的火力點被炸塌了半邊,黃繼光暈倒了.戰士們趕緊沖上去,不料才沖到半路,敵人的機槍又叫起來,戰士們被壓在山坡上。天快亮了,規定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面臨如此緊張的局面,怎么辦?
⑶指導員正在著急,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學生抓住一系列的動詞“站、張開、猛撲上去、堵住”感受黃繼光的英勇無畏,表達對黃繼光的敬佩之情。
指導朗讀。
㈣教師出示黃繼光犧牲時的圖片資料,并進行相關介紹。學生齊讀課文第十一自然段。
這一段拓展內容,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樹立黃繼光的英雄形象,使學生敬佩黃繼光的英雄壯舉。
㈤學習課文12自然段
⑴黃繼光舍身堵槍眼,戰士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黃繼光犧牲了,作為他的戰友,又能為他做些什么呢?
⑵戰士們“像海濤一樣”你是怎樣理解的?就讀出這驚天動地的氣勢。
四、拓展延伸 贊頌英雄
1 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為我軍在這場戰斗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被他深深地感動著。作者是用怎樣的寫作方法再現了黃繼光當時的英雄壯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