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蘇教版四下教案)
初出茅廬: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剛到工作崗位上來,缺乏經驗。
才華橫溢:才華充分顯露出來。
料事如神:形容預料事情極其準確,如同神仙一樣。
膽大心細:指做事勇敢果斷而又考慮周密。
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鞠躬:彎著身子,表示小心謹慎。瘁:過度勞累。
死而后已:死了才罷休,形容奮斗終身。已:停止,罷休。
獨木難支:一根木頭難以支撐起將要倒塌的房子。
回天無力:沒有能力扭轉很難挽回的局面。、
3、練習。
(1)自由讀,同桌練背。
(2)抽讀、抽背
三、作業。
練寫鋼筆字。
背誦成語。
板書設計:
初出茅廬 才華橫溢
料事如神 膽大心細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獨木難支 回天無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安慰別人。
2、能夠有效地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明確安慰別人應該注意些什么
對策:通過學習、交流,相互啟發,形成認識,促成行為。
教學準備:有關的交流情境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老師結合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當你遇到某件事而不傷心、難過的時候,你最希望你的朋友為你做點什么?你的朋友遇到難過的事情時,你會為他做些什么呢?是啊,我們希望得到比如人的安慰。(板書:安慰)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選擇教材所給的一個事例,老師和學生共同表演,學會安慰。
角色安排:老師扮演孟繁林,一名學生做安慰她的同學。
(2)明確表演內容:孟繁林因為前幾天生病,今天上數學課時好多地方聽不懂,非常著急。這時,他的同學看到這情景,會怎樣安慰呢?
(3)老師引導學生對小演員的安慰時的動作、神態進行評價,使學生懂得安慰別人時要真誠,語言要注意分寸,恰到好處,安慰別人的話還要講究藝術性。
(4)小結:安慰別人要注意:一是要有同情心;二是說話要委婉動情;三是要多說鼓勵的話。在安慰別人的過程中,不僅要有真誠的語言,還要有真誠的神態和動作,讓別人容易接受。
3、練習。
(1)學生分小組表演教材上的另外兩個故事,練習安慰。
(2)學生準備。
(3)指名匯報。
4、反饋。
(1)老師引導學生對小演員的表演作出正確評價。
(2)老師點評。
5、拓展。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會有哪些事情需要我們去安慰的?你會怎樣安慰呢?
(2)指名說說。
(3)老師總結,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板書設計:
要有同情心
說話要委婉動情
要多說鼓勵的話
課前思考:
《練習3》 安排了如下的內容:處處留心、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五項內容。其中處處留心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其中處處留心與讀讀背背都與《三國演義》有關。學習《三顧茅廬》時已經讓學生讀《三國》了,可以讓學生課前再讀三國。教學中可以設計“走進三國”的語文綜合活動,讓學生在濃厚的舉中學習《練習3》。課前引導學生搜集關于“三國”的資料(如人物關系、動人的故事、相關詞句、精彩片斷、精美圖片等等),當然課上應以課本上“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內容為重點,以其他知識為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匯報。
口語交際:學會安慰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說安慰別人的話,從小培養學生言語交往能力及關愛他人的品質。安慰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再補充自己的煩惱,向生活拓展。安慰時要注意的原則:一是要有同情心;二是說話要委婉;三是多說鼓勵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