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蘇教版四下教案)
練習3口語交際《學會安慰》教學反思:
今天上的是口語交際《學會安慰》,開始按照書上的三個情形讓學生情景表演、練說,效果不錯。后來我又讓他們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形需要我們去安慰的,有的說:“同學的爸爸、媽媽下崗了。”有的說:“有人掉了錢。”還有的說:“成績不好被老師批評。”還有的說:“前天我們學校前面的一個小區發生火災,孩子失去了母親和家中的一切財富,如果他是你的同學,你將怎樣安慰他”……
學生們通過練習,紛紛發言。我針對我班有兩個離婚的孩子,提出讓孩子如何安慰。“我會說,你別難過,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他們還是愛你的,和以前沒有什么不一樣。”“我會說,沒有關系,我們將來長大了,遲早要離開爸爸、媽媽的,一切總是要靠自己。”……說著說著,我發現那兩個孩子的眉頭舒展了,甚至露出了笑容。我總結道:“是啊,我會說,人活在世界上,爸爸、媽媽是親人,老師同學也是親人,沒關系,你還有我們大家啊!”這個話題在口語交際中進行德育教育,自然而沒有雕琢的痕跡,效果真不錯喲!
練習3教學反思
在教第一個《處處留心時》,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我班的學生竟然只有13個學生預習了,這讓我真的很氣憤,為什么預習總是做的不到位,而這個內容,如果預習不到位,教起來肯定很吃力。
其中曹操教人斟熱酒一杯,“釃”,除了有濾酒的意思,還有斟酒之意.。可這個“教”該讀什么音呢?我們幾個老師查閱了詞典,看到里面有一個解釋是同“叫”,但聽學生讀都習慣讀成了第一聲。這個一定得好好糾正。
三國故事,其中有幾個男同學講的比較精彩,并且溶入易中天中品三國的語段,使他們的故事增色不少。
教學八個成語,學生都能在預期中完成背誦和理解,一是他們比較喜歡諸葛亮這個人物,二是這些成語有幾個之前就已經掌握了。
在教學學會安慰時,我采用了以下廣播的方式:
針對同學們的生活、學習上的許多小煩惱,學校即將開通一條“小煩惱熱熱線”,讓大家能有機會傾訴一下心中的煩惱,更主要的是讓更多的同學參與我們的節目,來與有煩惱的同學們進行空中交流,從而達到安慰他們的目的。1、選出嘉賓。2、劃分場內外觀眾聽眾,交待參與辦法。開始:(播放音樂)伴著悠揚的樂曲,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小煩惱熱線”今天與大家見面了。你的心情好嗎,你的臉上還有微笑嗎,成長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不順心事。當你不開心時,不妨參與我們的節目,把你的煩惱說出來,我們會盡量幫助你的。接進電話:嘉賓與觀眾、聽眾交流。
上完著堂課,覺得有些學生比較善于安慰別人,有的則言之無物。
教學反思:
教學“處處留心”一部分時,我很是難堪。對于名著《三國演義》,班中大部分學生未曾讀過。因而進行交流時,氣氛顯得冷淡。無奈,本應由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改成我和部分學生的演講。學生有的聽得較為投入,而有的顯得毫無興趣。對于歷史故事的教學,我覺得常有這樣的不適。到底應該怎樣進行?如何引導學生這方面的興趣培養?值得我去好好鉆研。
教學“讀讀背背”一部分時,在指導學生讀準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簡要的回憶諸葛亮的一生,然后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成語所包含的意思,繼而指導學生進行背誦,學生顯得盡興、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