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教學設計與反思
毛主席紀念堂
(學生在回答時,要讀出文中關于描寫它們位置的句子,如:“天安門在廣場的北端”這句就交代了天安門城樓在廣場的北面)
5 那么這五個建筑中,你最感興趣、最想去游覽的是哪一座?說出你的理由。
預設一:天安門(為什么呢?),因為它雄偉壯麗(從何看出它的雄偉壯麗?)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把這種色彩的華麗,精美的裝飾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相機理解“雄偉壯麗”“格外挺拔”,師簡介關于天安門城樓的資料,并結合圖片,讓學生想象文中的“紅墻黃瓦”“雕梁畫棟”等詞語。
預設二:人民英雄紀念碑,讀出文中描寫紀念碑的句子,相機理解“矗立”“永垂不朽”,簡介人民英雄紀念碑。
其他的建筑皆是同樣的教法
6 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7 現在,我們對天安門廣場的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師想招聘一位導游帶領全班去天安門廣場參觀,誰愿意試一試?要求介紹布局和建筑物的景物特點。
三 課堂小結
同學們聽了這位導游的介紹,肯定更向往去天安門廣場了,其實天安門廣場吸引人們的不僅是它那巍峨的建筑,還有它的特殊意義,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呢?下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課后預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教學反思:
《天安門廣場》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壯觀的建筑和輝煌的景觀,語言優美、詞匯豐富,而且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這節課是帶領學生學習第二三自然段,重點在于能讓學生弄清各建筑的所在位置,其實這節課還是比較容易的,可我反思自己上的不夠成功,缺陷主要在于以下幾點:1 沒有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自主學習,有點“滿堂灌”,譬如課文里的“雄偉壯麗”“遙遙相對”等一些成語,老師可以不必過多的解釋,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讀,自然而然就悟出了成語的大意;2 板書過多、過密,黑板字也仍需多練;3 過渡語和評價語缺乏; 另外天安門廣場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只知道天安門,雖然課前布置學生去收集資料、圖片,但天安門廣場只憑書本上的描述遠遠不夠,根本激不起孩子們的興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能在教學時用上課件,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天安門廣場,感受開國大典的這一歷史時刻,品味著莊嚴的升旗儀式和節假日花團錦簇、華燈與禮花輝映、歌舞伴著歡樂的沸騰的天安門廣場,孩子們的感受會更深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