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5的倍數的特征》教案
一、教學設計思路首先對學生進行一個簡單地復習,主要是檢查學生對因數和倍數的掌握情況,然后再教學2和5的倍數特征,教學時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觀察、歸納、概括得2和5的倍數的特征,其次在介紹奇數和偶數時,提醒學生注意“0”是一個特殊的數,0是2的倍數,也是偶數。二、教案授課人
孔水蘭 學科 數學 學校 寧墩中心小學 課題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2、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 目標 1、讓學生通過探索2、5的倍數的特征過程,掌握2、5倍數的特征,并會正確的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5的倍數。 2、理解奇數、偶數的意義,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教學重點 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能根據特征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 能靈活地寫出一個符合要求的數 教具學具 單號入口、雙號入口卡片,1~50的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觀察、比較、歸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復習導入 教師:1、什么叫因數? 什么叫倍數? 2、下面各組數,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小黑板出示) (1)12和6 (2)28和7 (3)13和1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2的倍數的特征。 1、情境引入 提問:(1)大家喜歡看電影嗎? (2)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3)電影院的入口處分別有什么? 提示? (4)座號是多少的應該從雙號入口進? 2、觀察2的倍數的特征 (1)教師:座位號為2、4、6、8、0……這樣的同學應該從雙號入口進,這些數與2有什么關系? (2)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21=2 26=12 22=4 27=14 23=6 28=16 24=8 29=18 25=10 210=20…… 3、教學奇數、偶數 教師:一個數是不是2的倍數,還有很多知識,你們想知道嗎?請打開書第17頁自學 提問:你們從書上還知道了些什么? (二)探索5的倍數的特征: (1)教師:指名說說5的倍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板書: 5、10、15、20、25、30…… (3)出示課本第18頁的表格 (4)歸納:各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5)練習 布置教材第18頁“做一做” 三、 拓展練習 按下面的要求用0、3、4組成三位數。(小黑板出示) (1)2的倍數 (2)5的倍數 (3)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五、 作業 教材第20頁第1~3題 個別學生回答 指名回答 觀察課本第17頁的情境圖,然后回答教師的提問。 (1)學生觀察板書,探索2的倍數的特征,然后得出結論 (2)學生說數、驗證、同桌交流 學生看第17頁自學 說說什么是偶數?什么是奇數? (1)觀察這些數,想一想有什么特征? (2)學生找出5的倍數 (3)說一說 (4)口頭回答 學生嘗試做一做,可以同桌交流、討論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通過口答練習,讓學生對上節課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因數、倍數兩個數學概念) 從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感受數學源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讓學生進行數學思考,自己探索2的倍數的特征。并請同桌說數驗證一下,注重了數學歸納。 讓學生自學奇數、偶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滲透遷移的數學方法,從探索“2的倍數特征”的方法,遷移到“5的倍數的特征”。經歷“猜測—探索—驗證—歸納”完成知識的形成過程。 練習設計注重開放性和思考性,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思維的提高。 板書設計: 2、5的倍數的特征 2的倍數的特征:個位是0、2、4、6、8的數5的倍數特征:個位是0、5的數2的倍數是偶數(0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是奇數個位上是0的數同時是2和5的倍數點評:1、從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整節課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探索—歸納”,完成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了數學思考的嚴謹性。3、練習涉及豐富、有層次,滿足不同層次的要求,學習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