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綠化面積》案例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九冊26~27頁《校園的綠化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測量、設計,進一步鞏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計算方法掌握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在實際測算活動中,發(fā)長靈活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價值。
3.在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興趣以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把組合圖形轉化成熟悉的平面圖形。
難點:正確測量所需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及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紙。
一、導入
出示一組校園的圖片:前操場、籃球場、大廳、紫藤架、星光燦爛像……
師:這些照片是在哪拍到的?
生:我們的校園
師:你們喜歡我們的校園嗎?
生:喜歡。
師:知道張老師最喜歡我們學校的什么地方嗎?猜一猜
生猜
師:你真了解我,張老師最喜歡我們學校的后操場,(課件出示后操場照片)
因為每天下班之后,張老師都要在這里進行減肥運動——打籃球
今天張老師要請大家?guī)臀乙粋忙,我每天都在后操場運動,特別想知道我們學校的后操場的面積是多少,你們愿意幫我忙,算一算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計算操場面積(板課題:操場面積)
師:在幫我忙之前,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到目前為止,我們學習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是什么?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課件出示五個圖形及字母公式
師:這是我們已經學過的5個基本圖形。
課件出示后操場平面圖。
二、活動1:量量算算
師:這是一個多邊形,它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板書:不規(guī)則圖形)
師:你有辦法求出它的面積嗎?
(生:將這個多邊形分割成兩個長方形)
師:你怎么會想到分成兩個長方形的?
生:因為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是學過的
師:真是個好辦法,將這個圖形分割成兩個我們熟悉的圖形——長方形,分別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再相加。
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生:有
師:太好了,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在上面畫出你的方法。
學生練習、巡視
學生匯報,課件展示
提問:這個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兩個長方形(豎)
2、兩個長方形(橫)
3、兩個梯形
4、三個長方形
5、補一個長方形
師:觀察黑板上這么多方法,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根據(jù)學生的分類
師:像1、2、3、5這樣把他們分割成幾個我們所熟悉的基本圖形,分別計算再相加的方法,我們在這里用“割”表示(課件出示:割)
像5這樣,先填補再減去,我們就把這類方法歸類成“補”。(課件出示:補)
師: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方法,把它畫在右邊的圖形上。
想一想,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需要哪些條件?
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幫我測量了數(shù)據(jù)(課件出示學生測量時的照片)
課件出示數(shù)據(jù)
師:仔細觀察,你能否找到解題的有效數(shù)據(jù)?
學生計算,巡視
指名介紹算法
(在介紹算法的時候,提醒學生,把算出的有效數(shù)據(jù)標在圖上)
師:大多數(shù)同學選擇了1、2、5三種方法解決,為什么3、4兩種方法選的人比較少?
小結:一般情況下,利用割補法轉化多邊形的時候,轉化成的基本圖形越少,越簡單,就越利于我們解題。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終于知道我們學校后操場的面積是900平方米了,非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