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案(精選2篇)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8-01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案(精選2篇)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案 篇1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第一課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2-23頁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四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它們的公倍數。

  2、 使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捷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 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紙片;練習四第4題里的方格圖、紅旗和黃旗。

  教學過程:

  一、經歷操作活動,認識公倍數

  1、操作活動。

  提問: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鋪滿哪個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學生獨立活動后指名在實物展示臺上鋪一鋪。

  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⑴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鋪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每條邊各鋪了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

  ⑵鋪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條邊都能正好鋪滿嗎?

  2、想像延伸。

  提問:根據剛才鋪正方形的過程,在頭腦里想一想,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組里交流。

  4、 揭示概念。

  講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

  說明:因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同樣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引導: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不能正好鋪滿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說明什么?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舉的方法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 自主探索。

  提問:6和9的公倍數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數是幾?你能試著找一找嗎?

  學生自主活動,在小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 依次分別寫出6和9的公倍數,再找一找。

  提問:你是怎樣找到6和9的公倍數的?又是怎樣確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數的?

  ② 先找出6的倍數,再從6的倍數中找出9的倍數。

  ③ 先找出9的倍數,再從9的倍數中找出6的倍數。

  引導: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種方法簡捷些?

  2、 明確6和9的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

  3、 用集合圖表示。

  指導學生填集合圖后,引導:12是6和9的公倍數嗎?為什么?27呢?哪幾個數是6和9的公倍數?

  4、 完成“練一練”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數有什么特點?

  三、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

  1、 練習四第1題。

  提問:這里在圖中要寫省略號嗎?為什么?如果沒有“50以內”這個前提呢?

  2、 練習四第2題。

  引導:4與一個數的乘積都是4的什么數?5、6與一個數的乘積呢?怎樣找到4和5的公倍數?填空時為什么要寫省略號?

  3、 練習四第3題。

  集體交流時說說是怎樣找的。

  四、全課小結

  提問: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內容?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怎樣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引導:你還有什么疑問?

  五、游戲活動

  練習四第4題。讓學生在小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

  提問:涂色的方格里寫的數與3和4有什么關系?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四的第5~8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發(fā)現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頁的5~8題。

  1、第5題

  ⑴ ①讓學生觀察左邊4題,說說這幾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②找出每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③比較和交流:有什么發(fā)現?

  (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

  ⑵獨立完成右邊4題,再比較交流發(fā)現了什么?

  2、第6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上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3、第7題

  先讓學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列表的過程實

  際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數。

  4、第8題

  先讓學生說說求幾月幾日小林和小軍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三、小結:通過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思考題

  提示:先用列舉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27頁的例3、例4和“練一練”,練習五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因數和它們的公因數。

  2、使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0以內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長18厘米、寬1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邊長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經歷操作活動,認識公因數

  1、操作活動。

  ⑴先讓學生用邊長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紙片分別鋪長18厘米、寬12厘米的長方形。

  再提問:哪種紙片能將長方形正好鋪滿?

  ⑵交流:還有哪些邊長是整厘米數的正方形紙片也能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

  ⑶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⑷4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數?

  揭示:1、2、3、6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它們是12和18的公因數。

  二、自主探索,用列舉的方法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1、自主探索。

  提問:8和12的公因數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數是幾?你能試著找一找嗎?

  學生自主活動,在小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先找出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中找出12的因數。

  ②先找出12的因數,再從12的因數中找出8的因數。

  2、明確8和12的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是4,指出: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出示相交的集合圈,讓學生把8和12的因數分別填在集合圖中的合適部分,再看圖說說各自的想法。

  4、完成“練一練”

  重點讓學生操作與填空。

  三、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認識

  1、練習五第1題。

  填好后讓學生看圖說說15和20的因數分別有哪些,公因數有哪些,最大公因數是幾?

  2、練習五第2題。

  3、練習五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具體說說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4、 練習五第4題。

  先出示第1組數,讓學生判斷,并說說是怎樣判斷的。然后完成先面幾組。

  5、 練習五第5題。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說說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

  四、全課小結

  提問: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內容?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怎樣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引導:你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后記:

  第四課時: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練習(一)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五的第6~11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發(fā)現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14和16 30和10 15和9 21和28

  二、完成第29頁的第6~11題。

  1、第6題

  ⑴①讓學生觀察左邊4題,說說這幾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②找出每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③比較和交流:有什么發(fā)現?

  (有些情況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它們中較小的那個數。)

  ⑵獨立完成右邊4題,再比較交流發(fā)現了什么?

  (有些情況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2、第7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的?體會方法的多樣性。

  3、第8題

  如果有困難,可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具體地找一找。

  4、第9題

  先讓學生填表,并說說其中的規(guī)律;然后小組合作找出2、4、5分別與1、2、3、4、5……20等各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說說其中的規(guī)律。

  5、第10題

  先幫助學生弄清題意,知道裁出的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12和20的最大公因數,再讓學生在圖中畫一畫,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6、第11題

  三、小結:通過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后記:

  第五課時: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練習(二)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五的第12~14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進一步明確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2、使學生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過程:

  一、完成第30頁的12~14題。

  1、第12題

  先讓學生連一連,交流使說說公因數和公倍數的含義。

  2、第13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的。

  什么情況下可以根據兩個數的特征直接寫出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3、第14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什么情況下可以根據兩個數的特征直接寫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4、聯(lián)系第13題和第14題比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二、思考題

  幫助學生弄清兩點:

  ⑴水果實際上分掉45塊,巧克力實際分掉35塊。

  ⑵由于每種糖果都是平均分給這個小組的同學,因此小組的人數既是45的因數,又是35的因數。

  然后讓學生解答。

  三、“你知道嗎”

  讓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從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識,自己對哪部分比較有興趣,還想進一步了解哪些知識?鼓勵學生用上述方法試著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后記:

  第六課時:數字與信息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35頁。

  教學要求:

  讓學生在觀察、交流和調查活動中了解數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它們的實際價值,感受數字編碼的思想和方法,發(fā)展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課前對有關數字信息進行調查,主要有:

  1、 常用的一些特殊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 學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郵政編碼及其含義,以及為什么寄信時要填寫郵政編碼。

  3、 家庭成員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號碼。

  4、 自己學籍卡上的學籍號的編排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完成“說一說”

  1、下面各是什么電話號碼?在小組里說一說。

  110……報警 112……故障申告

  114……本地電話號碼查詢 117……報時

  119……火警 120……救護

  121……天氣預報 122……交通事故報警

  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

  2、你還知道哪些電話號碼?

  3、這些用數字組成的電話號碼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4、你能說說自己和同學在班級里的編號嗎?

  指出: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用數字編成的號碼,這些號碼都表達一定的信息。

  5、你知道有些編號的開頭為什么是0嗎?

  二、“看一看”

  1、 分析郵政編碼“214206”中所蘊含的信息,引導學生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和每一部分數字所代表的信息。

  2、 交流學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郵政編碼,以及為什么寄郵件時要填寫郵政編碼。

  三、“比一比”

  1、 小組里交流自己家庭成員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號碼。

  2、 討論:

  ⑴你能從身份證號碼中看出一個人的出生日期嗎?

  ⑵不同的身份證號碼里有相同的部分嗎?你知道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嗎?

  ⑶你還有什么發(fā)現?

  ⑷你知道身份證上的數字編碼有哪些用處嗎?

  3、你還見過哪些用數字編碼表達信息的例子?用數字編碼表達信息有什么好處?

  四、“做一做”

  活動一:(第1題)

  ⑴說一說房間的編號中必須包含哪些信息,分別需要用幾個數字來表達?

  ⑵在小組里說說自己準備怎樣為房間編號,并按自己的思考試著編一編。

  ⑶組織交流。

  活動二:(第2題)

  ⑴說一說自己的學籍號。

  ⑵比較,明確學籍號所包含的信息及其編碼規(guī)則。

  ⑶按所發(fā)現的編碼規(guī)則為一年級的200名新生編號。

  活動三:(第3題)

  ⑴讀題,并根據右邊的圖說一說每個字母表示的意思。

  ⑵讓學生以學校為中心,用編碼表示自己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

  ⑶組織交流。

  教學后記: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案 篇2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第一課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2-23頁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四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它們的公倍數。

  2、使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捷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紙片;練習四第4題里的方格圖、紅旗和黃旗。

  教學過程:

  一、經歷操作活動,認識公倍數

  1、操作活動。

  提問: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鋪滿哪個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學生獨立活動后指名在實物展示臺上鋪一鋪。

  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⑴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鋪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每條邊各鋪了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

  ⑵鋪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條邊都能正好鋪滿嗎?

  2、想像延伸。

  提問:根據剛才鋪正方形的過程,在頭腦里想一想,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組里交流。

  3、揭示概念。

  講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

  說明:因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同樣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引導: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不能正好鋪滿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說明什么?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舉的方法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自主探索。

  提問:6和9的公倍數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數是幾?你能試著找一找嗎?

  學生自主活動,在小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    依次分別寫出6和9的公倍數,再找一找。

  提問:你是怎樣找到6和9的公倍數的?又是怎樣確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數的?

  ②    先找出6的倍數,再從6的倍數中找出9的倍數。

  ③ 先找出9的倍數,再從9的倍數中找出6的倍數。

  引導: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種方法簡捷些?

  2、明確6和9的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指導學生填集合圖后,引導:12是6和9的公倍數嗎?為什么?27呢?哪幾個數是6和9的公倍數?

  4、完成“練一練”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數有什么特點?

  三、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

  1、練習四第1題。

  提問:這里在圖中要寫省略號嗎?為什么?如果沒有“50以內”這個前提呢?

  2、練習四第2題。

  引導:4與一個數的乘積都是4的什么數?5、6與一個數的乘積呢?怎樣找到4和5的公倍數?填空時為什么要寫省略號?

  3、練習四第3題。

  集體交流時說說是怎樣找的。

  四、全課小結

  第二課時: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四的第5~8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發(fā)現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頁的5~8題。

  1、第5題

  ⑴  ①讓學生觀察左邊4題,說說這幾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②找出每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③比較和交流:有什么發(fā)現?

  (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

  ⑵獨立完成右邊4題,再比較交流發(fā)現了什么?

  2、第6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上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3、第7題

  先讓學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列表的過程實

  際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數。

  4、第8題

  先讓學生說說求幾月幾日小林和小軍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三、小結:通過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思考題

  提示:先用列舉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數。

  第三課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因數和它們的公因數。

  2、使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0以內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長18厘米、寬1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邊長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教學過程:

  一、經歷操作活動,認識公因數

  1、操作活動。

  ⑴先讓學生用邊長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紙片分別鋪長18厘米、寬12厘米的長方形。

  再提問:哪種紙片能將長方形正好鋪滿?

  ⑵交流:還有哪些邊長是整厘米數的正方形紙片也能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

  ⑶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⑷4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數?

  揭示:1、2、3、6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它們是12和18的公因數。

  二、自主探索,用列舉的方法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1、自主探索。

  提問:8和12的公因數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數是幾?你能試著找一找嗎?

  學生自主活動,在小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先找出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中找出12的因數。

  ②先找出12的因數,再從12的因數中找出8的因數。

  2、明確8和12的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是4,指出: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出示相交的集合圈,讓學生把8和12的因數分別填在集合圖中的合適部分,再看圖說說各自的想法。

  4、完成“練一練”

  重點讓學生操作與填空。

  三、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認識

  1、練習五第1題。

  填好后讓學生看圖說說15和20的因數分別有哪些,公因數有哪些,最大公因數是幾?

  2、練習五第2題。

  3、練習五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具體說說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4、練習五第4題。

  先出示第1組數,讓學生判斷,并說說是怎樣判斷的。然后完成先面幾組。

  5、練習五第5題。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說說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

  四、全課小結

  提問: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內容?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怎樣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引導:你還有什么疑問?

  第四課時: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練習(一)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五的第6~11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發(fā)現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14和16     30和10    15和9     21和28

  二、完成第29頁的第6~11題。

  1、第6題

  ⑴①讓學生觀察左邊4題,說說這幾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②找出每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③比較和交流:有什么發(fā)現?

  (有些情況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它們中較小的那個數。)

  ⑵獨立完成右邊4題,再比較交流發(fā)現了什么?

  (有些情況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2、第7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的?體會方法的多樣性。

  3、第8題

  如果有困難,可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具體地找一找。

  4、第9題

  先讓學生填表,并說說其中的規(guī)律;然后小組合作找出2、4、5分別與1、2、3、4、5……20等各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說說其中的規(guī)律。

  5、第10題

  先幫助學生弄清題意,知道裁出的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12和20的最大公因數,再讓學生在圖中畫一畫,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6、第11題

  三、小結:通過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五課時: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練習(二)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五的第12~14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進一步明確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2、使學生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過程:

  一、完成第30頁的12~14題。

  1、第12題

  先讓學生連一連,交流使說說公因數和公倍數的含義。

  2、第13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的。

  什么情況下可以根據兩個數的特征直接寫出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3、第14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什么情況下可以根據兩個數的特征直接寫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4、聯(lián)系第13題和第14題比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二、思考題

  幫助學生弄清兩點:

  ⑴水果實際上分掉45塊,巧克力實際分掉35塊。

  ⑵由于每種糖果都是平均分給這個小組的同學,因此小組的人數既是45的因數,又是35的因數。

  然后讓學生解答。

  第六課時:數字與信息

  教學要求:

  讓學生在觀察、交流和調查活動中了解數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它們的實際價值,感受數字編碼的思想和方法,發(fā)展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課前對有關數字信息進行調查,主要有:

  1、常用的一些特殊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學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郵政編碼及其含義,以及為什么寄信時要填寫郵政編碼。

  3、家庭成員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號碼。

  4、自己學籍卡上的學籍號的編排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完成“說一說”

  1、下面各是什么電話號碼?在小組里說一說。

  110……報警              112……故障申告

  114……本地電話號碼查詢  117……報時 

  119……火警              120……救護

  121……天氣預報          122……交通事故報警

  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

  2、你還知道哪些電話號碼?

  3、這些用數字組成的電話號碼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4、你能說說自己和同學在班級里的編號嗎?

  指出: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用數字編成的號碼,這些號碼都表達一定的信息。

  5、你知道有些編號的開頭為什么是0嗎?

  二、“看一看”

  1、分析郵政編碼“214206”中所蘊含的信息,引導學生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和每一部分數字所代表的信息。

  2、交流學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郵政編碼,以及為什么寄郵件時要填寫郵政編碼。

  三、“比一比”

  1、小組里交流自己家庭成員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號碼。

  2、討論:

  ⑴你能從身份證號碼中看出一個人的出生日期嗎?

  ⑵不同的身份證號碼里有相同的部分嗎?你知道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嗎?

  ⑶你還有什么發(fā)現?

  ⑷你知道身份證上的數字編碼有哪些用處嗎?

  3、你還見過哪些用數字編碼表達信息的例子?用數字編碼表達信息有什么好處?

  四、“做一做”

  活動一:(第1題)

  ⑴說一說房間的編號中必須包含哪些信息,分別需要用幾個數字來表達?

  ⑵在小組里說說自己準備怎樣為房間編號,并按自己的思考試著編一編。

  ⑶組織交流。

  活動二:(第2題)

  ⑴說一說自己的學籍號。

  ⑵比較,明確學籍號所包含的信息及其編碼規(guī)則。

  ⑶按所發(fā)現的編碼規(guī)則為一年級的200名新生編號。

  活動三:(第3題)

  ⑴讀題,并根據右邊的圖說一說每個字母表示的意思。

  ⑵讓學生以學校為中心,用編碼表示自己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

  ⑶組織交流。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案(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我的教學問題集(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1、關于公倍數、公因數概念的引入,教材改變了以往老教材毫無生機與趣味的從抽象的概念(倍數、因數)到抽象的概念(公倍數、公因數)的引入方式,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然引出兩個概念,完全遵循了新課程的有關學生學...

  •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一、教學內容教材分兩段:例1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例2教學求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認識,例4教學求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安排了實踐與綜合應用“數字與信息”。...

  •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學隨感

    第三單元的教學快要告一段落了,和大家一樣,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心中都不是風平浪靜,而是有些漣漪在蕩漾。首先,感覺最深、最為強烈的還是新教材凸顯出來的強大的魅力——以人為本,關注學生。...

  • 《公因數和互素數》教學設計

    《公因數和互素數》教學設計 常州市覓渡橋小學------彭華教學內容:現代小學數學第九冊第54~55頁。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公因數、互素數的概念,會判斷兩個數是否互素。能力目標:教學中滲透集合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能力。...

  • 《最大公因數》的說課稿(精選6篇)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79—81頁的《最大公因數》,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內容。...

  •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精選2篇)

    分析基礎知識: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理解和掌握倍數、因數的含義,初步學會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知道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最大公因數教案(通用6篇)

    第一課時 最大公因數(一)一 教學內容最大公因數(一)教材第79 、80 頁的內容及第82 頁練習十五的第1 題。二 教學目標1 .理解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 《最大公因數》-----葛敏輝老師課堂實錄(通用7篇)

    師:最近小強熱線里面,劉老漢遇到了一個難題。(課件出示)我有兩根木料,現在要把它們鋸成同樣長的小木料(小木料要整分米長),不能剩余。每段小木料可以是幾分米長?最長是幾分米?(學生獨立思考)師: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生:什么...

  •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通用3篇)

    分析基礎知識: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理解和掌握倍數、因數的含義,初步學會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知道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第三單元 公因數和公倍數(精選3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練習四第5~8題。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與對比,使學生發(fā)現和掌握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2、通過練習,使學生建立合理的認識結構,形成解決問題的多樣策略。...

  •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結合解決問題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2、⑴在探索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意義的過程中,經歷觀察、猜測、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案及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 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含義,并能正確地求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2、 經歷用多樣化的方法找公因數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 找最大公因數(精選10篇)

    找最大公因數教學目標:1、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3、初步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

  •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練習(精選2篇)

    課題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練習(一)課時1教材分析完成練習五的第6~11題。教學目標1、 通過練習,學生發(fā)現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 最新找最大公因數教案范文(精選5篇)

    教學內容:教材P/55—56頁例1、例2、例3,完成“練一練”及P/58頁練習十第1—5題。教學要求: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互質數的意義。掌握特殊的兩數最大公因數的求法。...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a片 | 天天插日日插 | 一二三四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3级在线 | 97超碰免费人妻中文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丝袜脚足控网站 | 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 | 农村少妇无套内谢粗又长 | 密室大逃脱6季免费观看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逝 | 欧美性巨大╳╳╳╳╳高跟鞋 |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 欧美一级片免费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成人深夜视频51 | 亚州AⅤ中文Aⅴ无码Aⅴ | 5060网免费午夜8050 | 91超碰在线免费观看 | 8x8x精品国产一区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中文字幕けのぁ一般男女 |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在线观看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91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 扒开美女内裤狂揉下部 | 欧美国产精品粉嫩在线播放 | 好好的日在线视频观看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 | 蜜桃传媒视频麻豆第一区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我趁老师睡觉偷偷的脱她内裤 | 国产综合色在线播放 | 亚洲四区 | 黄色特级片黄色特级片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久久久久久网址 | 亚洲com|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