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8、請大家齊讀這句話,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這充分顯示了他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博大的胸懷。(板書:博大胸懷)
9、同學們,做出這樣的抉擇,主席是痛苦的,因為他不是第一次面對親人的死亡,他曾經有6個親人都為中國的戰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請大家看,這就是資料。看得到這段資料,你想說點什么呢?
10、所以,痛苦的抉擇之后,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這一夜,對于主席來說,是個不眠之夜,透過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
11、我們仿佛看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輾轉反側,仿佛聽到漫漫長夜,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失聲痛哭。
五、拓展升華感受
1、12年后,岸英的妻子思齊第一次奔赴朝鮮為岸英掃墓時,此時的主席已近七十,七十歲的老人這樣說:“思齊,到了那,要告訴岸英,你也是代表我去給他掃墓的;告訴他,我們去晚了;告訴他,我無法去看他,請他原諒;告訴他,爸爸想他愛他!”聽到這里,你想說點什么?
2、此時千言萬語都變得蒼白無力,他是一個平凡的父親,因為他深愛自己的孩子,他是一個偉大的領袖,因為他的心里藏著千千萬萬的子民,讓我們記住這個平凡而偉大的父親,記住“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3、最后讓我們在主席年幼的詩中結束今天的課:(出示屏幕:)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