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2.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訓練點:閱讀課文,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并通過綜合性學習,搜集、積累用的精妙的語言,以不斷豐富我們的語言,并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學習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握劇情,通過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情懷。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與幽默。詞語盤點讀讀寫寫要求會讀,會寫18個詞語,并且要會運用。讀讀記記要求會讀、會認5個詞語。口語交際習作回憶和了解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和情境,充分考慮對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針對性地得體地勸說。了解和感悟勸說的策略和技巧,能態度真誠的勸說他人。讓學生學會寫發言稿,體會發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繼續引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具體清楚,把句子寫通順。回顧拓展交流平臺1.回顧本單元的課文,交流學文的感受、體會與收獲,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2.交流搜集、積累的相聲、劇本、快板等語言材料,不斷豐富語言積累,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日積月累讓學生積累形式不同的對聯,感受中華語言文字的優美。展示臺啟發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總第25 課時
課 題
10楊氏之子
教學目標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教學準備了解義慶的《世說新語》。
教 學 過 程 (第 1 課時)一、談話導入1、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古代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里,大家想聽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2、讀題,解題:(“之”相當于“的”,“楊氏之子”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二、讀通課文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讀通課文。2、檢查讀通情況:⑴ 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 曰 禽 詣 為 應。⑵ 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梁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要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