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楚王只好陪著笑。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5、你又體會到了什么?(三句話中都有“只好”一詞,說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風。)6、最后的結果是──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話。四、引向深入那晏子是怎樣達到反侮辱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教 學 過 程 (第2課時)第二課時一、研究晏子語言,體會智慧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那么晏子是怎樣實現反侮辱的呢?讓我們跟隨著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走近這個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語言藝術,去體會他的錚錚鐵骨!1、從三個故事中任選一個,找出晏子的話,想想晏子的話到底有什么樣的威力,能化楚王對他的侮辱為尊重呢?2、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探究。3、匯報交流:第一個故事“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⑴ 學生通過推理得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楚國是狗國”。楚王不想當“狗王”,自然就大開城門,迎接晏子進來了。這里應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因為這幾句話包含的意思不難理解。⑵ 晏子這句話發揮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認為晏子聰明在哪里?(晏子將計就計,將五尺來高的洞定位為“狗洞”。有了“狗洞”一說,自然就引出了“狗國”之說。)⑶ 感情朗讀:晏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語氣呢?(不卑不亢、綿里藏針)第二個故事句一:“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了呢?”⑴ 引導學生抓住“住滿”、“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陣雨”、“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等理解“齊國人多”。⑵ “大伙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云;人們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边@三個分句分別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嗎?(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摩肩接踵)⑶ 晏子的這一說法又巧妙在哪里呢?(采用夸張說法,說明齊國人多,反駁了楚王“齊國沒有人”一說。)⑷ 感情朗讀。句二:“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雹拧W生通過推理得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楚國是最下等國家”。⑵ 在這里晏子能實現反侮辱,有何秘訣?(晏子先編出一個“規矩”,然后順著楚王的意思,說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貶低自己,從而達到貶低楚國的目的。)⑶ 有感情朗讀。第三個故事“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雹拧W生通過推理得出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這句話對于學生來說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可先引導學生理解兩個“水土”的不同意思;茨系母涕儆执笥痔穑驗闅夂、土壤等條件好,淮北的橘樹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不好,從而理解第一個“水土”是指“氣候、土壤等條件”。同樣道理得出,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說明齊國社會環境、社會風氣好,齊國人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說明楚國社會環境、社會風氣不好,從而理解第二個“水土”是“社會環境、社會風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