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評比之五——溫州王曉歡
學生搜索,教師巡視。
(因為前面已經學過了網絡的搜索,這里進行復習鞏固,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去搜一搜剛才的問題答案。)
t: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呢?我們請第一名的同學來解答。
t:你為什么這么快就找到答案了?你的方法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s:輸入了……
t:你輸入的這些字在這里稱為“關鍵字”
板書:關鍵字
t:如果我輸入“傳統”這個關鍵字會怎么樣?可取嗎?
s:
(這里進行小組活動,先完成的學生去幫助組里的學生共同完成這個任務,讓基礎稍弱的學生也能體驗成功。指名搜得最快的學生回答,也是讓其他學生能夠注意他快的技巧,引起重視,主要強調“關鍵字”選擇的重要性。)
2.搜索了解節日資料
t:中國傳統節日一般以農歷計算,有足夠的文化內涵,并且還有特定的節日飲食、儀式以及習俗等。你們知道哪些呢?
s:
t:那你們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想不想上網搜索一下?輸入什么關鍵字呢?
s:
t:學習一個新本領:進行多關鍵字組合搜索,使搜索結果更精準,提高了搜索的效果。
板書:中秋節+由來
t:在網絡上還有一些非常漂亮形象的圖片也表達了傳統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可怎樣找到它們呢?
指名生示范操作
t:“目錄分類搜索”,找起資料來可真快很多!
板書:目錄分類
t:接下來同學們可以上網自由搜索傳統節日的資料和圖片,比如:日期、圖片、習俗、人物、簡介……給你們5分鐘時間把這些資料學一學,看哪個小組學到的知識最多!能通過我下一關的考試?
學生自由搜索,教師巡回指導。
(讓學生通過自己剛剛所學的和以前學會的技能來獲取他們一些未知的或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知識,學生可以進行自由地操作,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簡單或難;根據自己的興趣,種類豐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或多或少,靜下心里去看一看、學一學,這樣的要求給學生,他們在自由創作的過程中就不會有壓力,而且是帶著一種輕松的心情去體驗整個快樂的學習過程。這里老師還進行了提示,比如:日期……讓一些“學困生”不會無從下手,也可以簡單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資料。意圖是培養良好地網絡搜索習慣和信息素養。)
t:學完了嗎?接下來進入節日第三關——考一考。
q1:端午節是紀念哪個人物的?
q2:花燈謎的圖片,看到圖片你聯想到了哪個節日?
q3:九九、登高、賞菊花,這些詞都是描述哪個節日的?
學生進行搶答
(對剛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反饋,選用“搶答”的方式再次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但只選了三道題進行“搶答”,其實也是一種熱身,下面這個環節就是面向全體的,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動手去連一連,將剛才自己所學的知識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反饋,好玩又輕松,又可以讓多數學生有成就感,感受網絡帶來的快樂!)
t:同學們剛才很認真地上網搜索了許多傳統節日的資料,并認真地進行了學習。有點累了,我們先玩個游戲吧!玩過“連連看”的游戲嗎?
t:下面進入節日第四關——連一連
t:將上面的文字或圖片拖動到相應的節日籃子里,對的消失,錯的回到原位不可進行第二次拖動,有倒計時時間為1分鐘!如果你連完了,去指導一下組里的同學,我們要看哪個小組最快全部連完?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3.下載整理節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