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結合、隨文識字——《我家住在大海邊》教學案例
一、背景分析去年十一月份,學校組織送課下鄉活動。要求我上一節一年級語文課 。對于新教材,我們都在摸索階段。我想在本課中著重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審美能力。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致力于一改過去教參、教案加課本,教師“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在把握新《課標》的同時,還要將環境保護與生態意識滲入到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奠定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基礎,貫徹了新課標的要求,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培養審美情趣入手,利用課文圖文并茂,意境優美的特點,激發了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們對大海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美好幻想。本節課我圍繞“視聽結合培養審美情趣,隨文識字滲透人文思想”的思路教學,取得一定成功。
二、教學案例
用課件展示《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縮小大海與學生的距離,同時展示大海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情感、興趣,使學生們愉快地進入學習,并適當教會學生方法,讓學生嘗識自學。
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想聽嗎?
生:想聽。
師:不過,老師有幾個小小的要求,你們要聽仔細了,并且要做到,看誰聽得認真,觀察得仔細。
要求是:邊聽歌曲邊觀察畫面,了解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你從畫面中觀察到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你有想法嗎?
學生邊聽邊觀察畫面,都很投入。師:請同學們回答老師的問題。
生1:我知道,歌曲中說的是大海,說大海像媽媽。
師:聽得真認真。
生2:我從畫面上看到藍藍的大海,白白的帆船,彎彎的海灘。
生3:我覺得大海好美,我想到大海邊去。
師:好呀!正好我們學習的小伙伴丁丁就在大海邊,今天,丁丁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向我們講述美麗的海邊故事,并說我們學會了兒歌中的生字就帶我們到海邊看海去呢。
學生非常歡喜,急于學習,興趣濃厚。
師借此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課題中藏著兩個生字寶寶呢。誰用學過的方法已經記住了。
生1:我記住了“住”,它是左右結構,左邊單人旁,右邊主人的主,合起來就是住,住在、住家。
師:不錯,你能利用生字加偏旁識記,這方法不錯。
生2:我記住了“邊”,它是半包圍結構,外邊是媽媽告訴過我的走之底,里邊“力”,合起來就是“邊”,海邊。
師:你們真行,這么快就記住了這兩個生字寶寶,我們繼續接受丁丁給我們的考驗吧。
師:我讀課文,你們認真聽,看誰最認真。(使學生初步整體感受兒歌的美。)
生1:我覺得這首兒歌很美,丁丁的家就在兒歌中,我想我也住在哪兒就好了。
生2:我想知道月亮灣是什么樣子。
生3:老爺爺的故事一定很美,我想自己讀兒歌。
學生自己自由讀課文。
師滲透: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爭著發言)讀拼音方法。問同學的方法。問老師的方法``````
學生據所提的識字方法試著朗讀課文。
檢查朗讀。
指名讀。教師注意表揚及糾正。
同桌互讀。
齊讀課文。隨文識字。
師:同學們讀得不錯,可是有些生字娃娃很多同學還沒有掌握。現在請大家拿起筆,我們再把課文讀一遍。這次要一邊讀,一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同桌之間要互相幫助,看誰圈得又快又準。
學生讀課文圈生字
師:現在誰愿意告訴大家,你在什么地方圈出了哪些生字?
學生回答
師:根據學生述說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