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二年級音樂下冊第二課教案
課 題
《唱——布依娃娃愛唱歌》
課型
歌曲新授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二課。《布依娃娃愛唱歌》是一首貴州布依族民歌。三個樂句一段體,2/4拍。g羽調式。曲調活潑歡快,后十六分節奏多次出現在全曲中,使歌曲節奏較為緊密。歌曲中出現的襯詞“里拉拉里”不僅表達了孩子們的情感,更增添了童趣,抒發了布依兒童愛學習、愛科學和對幸福生活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歌曲《布依娃娃愛唱歌》在旋律上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歌詞較為簡潔。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本身的知識儲備有限,或許對布依族尚一無所知,要令其理解本歌,必須將隱伏在歌曲中內容通過某種方式表現出來。
教學目標
認知:學生通過觀摩配樂布依族風情的短片以及學唱歌曲《布依娃娃愛唱歌》,了解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服飾等
技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抓住一個側面為《布依娃娃愛唱歌》編排歌表演,并由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體驗集體創作的快樂。
情感:感受他們幸福快樂的美好生活
教學重點1.學唱歌曲,感受布依族的風土人情2.能輕巧準確地唱好十六分音符以及歌曲中含有大跳音程的旋律
教學難點能輕巧準確地唱好十六分音符以及歌曲中含有大跳音程的旋律
課前準備鋼琴 課件
教學
環節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了解布依族二、學唱歌曲四、歌表演1.學生觀摩配樂布依風情短片2.師生交流布依族的風土人情3.再次欣賞短片,并以書本p10頁上的聲勢譜為歌曲做簡單的伴奏1.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2.教師再次范唱,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唱一唱3.回聲游戲:學唱歌曲最后一個樂句.師生用對歌、接龍等形式學唱歌詞5.小組賽歌,相互評價1.學生按小組選擇表演方式:演唱、舞蹈、集體造型、伴奏2.綜合表演《布依娃娃愛唱歌》3.拓展:游貴州學生觀摩配樂布依風情短片交流布依族的風土人情再次欣賞短片,并以書本p10頁上的聲勢譜為歌曲做簡單的伴奏聽教師再次范唱,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唱一唱學唱歌曲最后一個樂句學唱歌詞小組賽歌,相互評價選擇表演方式:演唱、舞蹈、集體造型、伴奏綜合表演《布依娃娃愛唱歌》游貴州教師將布依族人物的服飾、特產、風俗、以及地理特征等風景照片組合成一部短片并配以《布依娃娃愛唱歌》的音樂旋律,讓歌詞與景物相互交融,自然地引導學生說出布依族人民生活的變化和快樂的心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解決歌唱難點,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歌曲。表演難易程度的設計應有坡度,要能適合各層面學生的能力,學生才會快樂地加入表演反思與重構:歌曲《布依娃娃愛唱歌》在旋律上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歌詞較為簡潔。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本身的知識儲備有限,或許對布依族尚一無所知,要令其理解本歌,必須將隱伏在歌曲中內容通過某種方式表現出來。本課試圖通過視頻信息滿足學生對布依族的好奇,創設出審美的意境,在向學生展示祖國山河的壯麗之景時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本課將其貫穿課的始終,不斷強化布依族給學生的印象,從而以景帶情,學生唱出了對祖國的熱愛和為祖國又如此壯麗山河的自豪之情。“回聲游戲”則將技能要求淡化至玩中,有效地克服了學生在唱到十六分音符時的喊叫現象。由于學生對布依族舞蹈并不十分熟悉,所以選擇舞蹈表演的小組成員雖有表演的欲望,但明顯力不從心,如果將其改為跟著音樂做隊形變化的表演,可能效果會較之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