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二年級音樂下冊第二課教案
課 題玩——認、學、讀、唱
課型
綜合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二課。主要內容為感受和認識十六分音符的時值,學會拍擊含有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譜。
學情分析《音樂課程標準》首先強調的就是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嘗試從實踐、探索、體驗的經歷中獲得新的知識與體驗。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含有十六分音符的各種音響,達到讓學生感受和認識十六分音符的目的,進而將視覺的符號勾勒出具體的模仿表象,使學生學會拍擊含有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譜。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中,以節奏游戲《大鐘和小鐘》為載體把不同時值的音符多層次地加以總合,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音符時值的認識,體驗音樂學習的快樂。
教學目標
認知:通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音響資源的挖掘,使學生認識十六分音符,幫助學生理解十六分音符速度較快,時值較短的特質
技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玩玩游戲《大鐘和小鐘》,幫助學生正確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時值,并進行多層次的節奏組合嘗試。
情感:體驗音樂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1.認識十六分音符2.復習鞏固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時值,并組合成多層次的節奏
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打擊樂器 鋼琴 課件
教學
環節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認認十六分音符二、學學十六分音符三、讀讀、唱唱十六分音符四、大鐘和小鐘認十六分音符1.學生模仿音效感受十六分音符2.學生畫畫聽到的聲音 1.認識十六分音符的形狀與時值2.比較十六分音符與四分音符 3.拍拍十六分音符(在音樂伴奏中進行)三、讀讀、唱唱十六分音符1.教師指導學生認節奏譜,并能準確地拍出節奏2.學生填詞邊拍邊念,嘗試創編新的詞3.二人一組參照書本拍拍唱唱大鐘和小鐘1.復習各音符的時值2.結合生活經驗,請學生為各種鐘選擇合適的節奏3.在音樂伴奏下,各組模聲(或選擇節奏樂器)練習4.師生合作配樂節奏故事“大鐘和小鐘”模仿音效感受十六分音符畫畫聽到的聲音 認識十六分音符的形狀與時值比較十六分音符與四分音符拍拍認節奏譜,并能準確地拍出節奏填詞邊拍邊念,嘗試創編新的詞二人一組參照書本拍拍唱唱復習各音符的時值為各種鐘選擇合適的節奏各組模聲(或選擇節奏樂器)練習師生合作配樂節奏故事“大鐘和小鐘”十六分音符是本單元的知識點,教師可運用媒體給予學生形象、立體的聲音效果,繼而請學生動動手,動動嘴,使學生對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速度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十六分音符時值相對較短,要拍擊準確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通過師生、生生、組組等形式的學習與競賽,增加練習的密度,提高學生學的興趣。在活動中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可適當地給予指導與提示。在演繹時,若能加入不同的強弱感則更佳。反思與重構:一切音樂的開始和基礎便是節奏。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節奏。由此,本課自始至終都以學生生活中的經驗為線索,通過聽、說、畫、拍、奏等不同感受方式逐步將學生導入對十六分音符的內在認識,學生學得較為輕松,也很積極。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讀與唱的環節可采用個別與集體對讀或對唱的形式,在適當降低學習的難度的同時,再次強化十六分音符在學生記憶中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