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六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珍貴的友誼
mi hi hi hi ya mi hi hi hi ya
(1)斷音練習
要求:短促、有彈性
(2)長音練習
要求:流暢、自然
在老師的引導下:軟腭抬起,找到頭腔共鳴。
斷音有腹部氣息支撐
聲音具有漂流感
三、新課教授
播放《少先隊友誼之歌》
a聆聽
(播放歌曲一遍)
b介紹歌曲
師:歌曲的特點在它的節奏,幾乎每句都是從八分休止拍后或四分休止拍后的弱起拍節奏進入,旋律中還有不同位置的休止拍節奏。這種節奏形成了這首歌曲的比較統一的特點。
c復聽歌曲
和老師一起分析歌曲突出的節奏特點。
體會從弱拍開始
的節奏特點。
再次體驗歌曲節奏特點。
四、學唱歌曲
1、唱譜
師:請跟著老師的琴輕聲用“la”哼唱歌曲旋律。
2、出示歌譜《少先隊友誼之歌》:
a.比較第一樂段中兩個樂句是否相同?
b.學唱第一樂段:
用比較的方法學唱
c.學唱第二樂段:
引導學生通過唱譜辨析結束句的不同
跟著鋼琴用“啦”模唱旋律,熟悉歌曲
通過觀察歌譜,找找兩個樂句之間的不同。
1. 前休止符
2. 八分休止符的停頓
通過對比演唱,比較出兩段結束句的不同之處。
休止拍節奏所形成的彈性、跳躍、歡快、輕巧塑造了朝氣蓬勃的少先隊員形象,指導學生運用呼吸和內心對節奏的感覺,準確唱好休止拍節奏。
五、課后小結
師生告別
第二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2/24~2/26一.課前準備:1. 童話故事《好朋友》2. 歌曲《少先隊友誼之歌》cd二.教學目標:1. 學唱歌曲《少先隊友誼之歌》的歌詞2. 感受歌曲的二段體結構和二聲部演唱效果的美感。三.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少先隊友誼之歌》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主要教學方法:學唱法、體驗法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3.復習歌曲調整學生情緒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發聲復習歌曲
二、聽故事《好朋友》
三、復習《少先隊友誼之歌》
1.復習歌譜(高聲部)
2.填上歌詞:
第二段歌詞的節奏與第一段不同。
四、學習低聲部:
1.學低聲部歌譜、熟悉旋律
2.填上歌詞演唱
五.跟著伴奏分組分別演唱高聲部與低聲部
六.試著合唱
七.課堂小結一對好朋友出去旅行。一天,正在山路上走著,突然能碰到了一頭熊……1 1 2. 3 4 6 5.4 3 4 5-珍藏…11 2. 3 4 6.6 5 2 3 1-把我們…結束句2:3 5 4 2 3—1 4- 4從1開始 注意兩聲部連接處,找準音高。會唱成高聲部,注意音準唱高音要注意發聲方法教學反思: 學習了兩個聲部后,高低聲部的音準有問題,結束句會出現混淆,在單獨練習時要特別注意結尾部分。
第三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2/28~3/2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五聲音調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的歷史背景后,學唱這首歌曲,啟發學生表現歌曲的情感。
2.這又是一首弱起拍的歌曲,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習過的方法,探討如何準確唱好歌。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試唱旋律;理解、表達歌曲。 難點:用自然漸強、減弱的力度控制來表現歌曲的抒情性。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主要教學方法:學唱法、欣賞法五、課前準備:相關歌曲資料、鋼琴、課件六、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