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
(2)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
案例分析3:(見教材p90頁)
某私營企業兩年來一直實行每天10小時的勞動制度,有時還延長至12小時。該企業的工人要求老板縮短工時,增發工人加班的工資。老板強調他的企業屬于私營企業,工人上班時間長短,工資福利的多少由他說了算,并規定工人每請一天假就要扣除相當于5天的工資。后經工人舉報,當地勞動主管部門制止了該企業任意延長工時和迫使工人無償加班勞動的做法,并處以相應的罰款。
議一議:
該企業老板無疑有辦企業的權利,但在辦企業的過程中,為什么會受到處罰?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小結)
教師小結:
該私營企業老板雖然有辦企業的權利,但他在辦企業的過程中沒有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行使權利,損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受到了處罰。
在這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那他們應該怎么辦呢?
教師小結:
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有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所擁有的權利,但公民在維權時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案例分析4:(見教材p90頁)
XX年“五一”節,,李某乘坐出租車,不慎將裝有手機和5000元現金的手提包落在了車上,被出租車司機王某拿回家。第二天,李某幾經周折找到王某,要求歸還失物,但王某謊稱沒有看見,拒絕歸還……
議一議:
※ 李某可能采取哪幾種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 運用法律知識對李某可能采取的辦法進行評析。
教師講述:
行使權利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案例分析5:(見教材p91頁)
小蕓的媽媽一年前下崗了。她不等不靠,自己在街道上租了兩間房子,開了一家小餐館。餐館開業后,由于她善于經營,飯菜價格合理,干凈衛生,受到大家的歡迎。一個月下來,收入還不少。小蕓的媽媽想:“現在我有了收入,應該向國家納稅了!庇谑蔷屯∈|商量納稅的事,小蕓聽說后十分高興,表示支持媽媽的做法。
說一說:
小蕓為什么支持媽媽的做法?
(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應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媽媽自覺納稅是在)
教師小結:
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一致的,首先就表現在權利與義務密不可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責任。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斗,需要每一個公民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怎樣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呢?
(3)如何自覺履行義務
情境活動一:(見教材p91頁)
(略)
說一說:
從一代偉人鄧小平的身體力行中我們獲得了什么教益?
我們應該以什么態度履行法定義務?
教師總結:
公民履行義務要做到:凡是憲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要積極去做;凡是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凡是憲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堅決不做。
想一想:
我們青少年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應該怎樣規范自己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