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第二框 “男生?女生”的邏輯結構
本框包括兩個目:“讓我們蕩起雙槳”和“把握青春,把握情感”。第一個目(“讓我們蕩起雙槳”)從男女生交往的一般方面來談,包括兩層。第一層是從男女生各自的優勢、差異、合作中概括出異性同學間積極交往的意義,既是增進性別意識,也是完善個性、促進交往能力的提高。第二層是從具體交往情境中探討男女生之間怎樣進行正常、健康的交往,并概括出一些異性交往的基本原則。第二個目(“把握青春,把握情感”)從男女生交往的特殊方面來談,包括三層。第一層是談如何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與友誼;第二層通過情境和案例探討如何在異性情感交往中做出負責任的選擇,并學習辨別這些情感;第三層是談在與異性交往中學會如何保護自己,以促進健康的男女生交往。
2.總體教學建議
(1)課時安排:本課原則上安排4課時,建議每個框2課時,其中每個目各1課時。
(2)課前準備
本課是學習同伴交往的原則和策略,因此,教師在課前應對授課班級的人際交往狀況、班級人際氛圍有所了解,可以事先搜集一些班級中同學交往的典型案例,調查班級同學對朋友、友誼以及男女生交往的不同看法、傾向性的意見,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更具有針對性,更貼近學生的現實情況,使學生產生共鳴。本課的探究性活動較多,有些活動或交往案例不一定適合您所在地區或學校的情況,教師可以重新組織、設計這些活動或案例,特別是運用一些身邊發生的真實的交往案例,教學效果會更好。
(3)教學方法:本課在教材內容的組織上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即先進行相關活動,然后根據活動結果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提煉出活動的主題,特別強調學生能夠通過活動有所體悟。故此,教師應在“做中學”這一基本教育理念指導下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法,特別提倡多采用活動教學、情境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策略,結論部分應多由學生通過體悟自己得出。
(4)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本單元的主題探究活動,組織學生對本校、本班的同學交往狀況、困惑進行調查,例如,什么樣的同學受人歡迎,誰有好人緣兒,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對男女生交往,學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態度,讓學生設計一些問卷調查也是很有意義的。
第一框《同學?朋友》教案設計
一、從容說課
本框有兩目內容。第一目“我的人際圈”有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感知自己的人際狀況,方法是繪制人際關系樹輪圖,通過對自己的人際狀況的反思,歸納出開放自我、積極交往的意義。第二個環節是了解交往中受人歡迎的品質,方法是概括受歡迎的人的共同特點,通過比較,理解養成良好品德和提高溝通能力可以使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的交流、溝通技巧和對友誼的理解解決交友困境。
本目有兩個活動。
其一,是繪圖。繪制人際關系樹輪圖的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認識到只有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與同學交往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
在活動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繪制自己的人際樹輪圖;然后觀察自己及同學的樹輪圖,檢視、反思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再思考并討論如何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朋友。繪圖時教師可示范,告訴學生朋友不限于同學。活動中要防止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教育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積極與同學交往、溝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