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
⑴我需要幫助,同時也需要獨立。
⑵為了成長,請允許我犯些錯誤。
⑶請不要強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⑷請自覺地保護我的自尊心和隱私權
⑸如果您想成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長的架子。
⑹請不要拿我當您的出氣筒。
⑺寵了我就別說把我寵壞了。
⑻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不要把過去的錯誤擴大化。
⑼多一些建議,少一些命令。
⑽請不要一百零一次告訴我某事該怎么做。
⑾我不僅學習您告訴我的東西,還學習您身上表現出來的東西,包括壞習慣。
⑿我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學會愛別人。
⒀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請您把它們留給我自己做。
⒁因為我是菊花,所以請別希望我在夏天開花;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別指望從我身上摘下松子。
回兒子的十四條回答:
⑴只有我們的幫助,你才能獨立。
⑵打碎個碗,可以原諒;你要是說謊,絕對不行。
⑶你要參考我的“模式”。
⑷若談“自尊心”,父母兒、女都有;若談“隱私”,你在18歲前的監護權歸父母。
⑸你要把父母當朋友。
⑹若有意拿自己兒女做出氣筒的人,則是天下最無知的人。
⑺能認識到我寵壞了你,你就別“壞”了。
⑻犯過的錯誤決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犯。
⑼同樣一句話,是命令,是建議,就看你是怎樣理解的。
⑽以后最多說三次。
⑾我已經給你將清楚的、我同時也正在改的壞習慣,你決不能再有。
⑿父母也需要愛。
⒀我累時,的確需要有人遞杯茶。
⒁父母不是完人,該你學的,該原諒的,該擯棄的,需思考的是你;還有一句,父母不是萬能的,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滿足的。
7.一碗餛飩的故事:
一男孩與父母吵架后離家出走了,之后的日子他四處流浪,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一次,饑寒交迫的他在一家餛飩店門口徘徊著,熱心的老板給了他一碗餛飩。狼吞虎咽之后,他噙著淚真誠地謝過老板。老板猜測到了他經歷,只說了一句:我只給了你一碗餛飩,你就如此感激,從小到大,父母給了你多少碗餛飩,你感激過他們嗎?男孩的淚頓時泉涌而出。
8.愛的沖突
“我真是越來越感到厭煩了,我一出門口,爸爸媽媽就問我上哪兒去?跟誰一塊兒去?幾時回來?甚至是不準去。
他們會一連兩個小時在旁監視我收拾好臥室,其實他們只消15分鐘就可收拾停當。
當我行為乖張的時候,他們絕不替我找托辭。
那天明明是李阿姨錯怪我了,爸爸媽媽硬是要我向她道歉。
那天他們教我騎自行車,我叫他們別放手,他們卻說該是放手的時候了;我摔倒后,他們只是在一旁看;我當時生氣極了,決心要給他點顏色看,于是我馬上再爬上自行車,而且自己騎給他們看,他們只是咧著嘴笑。
我要和同學出去郊游,他們一直在叮囑我要注意安全,別單獨行動,別丟東西,不許到高處去……”
9.不等價交換
時間 父母的付出 我的回報
當我1歲時 喂我并給我洗澡 整晚哭著
當我3歲時 愛憐地為我做菜 把一盤她做的菜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