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消費者的權益教案
活動二:你說我說
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中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的事情,舉例說明消費者權利的存在。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并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體驗到“上帝”權利的存在。)
情景三:歌曲《天亮了》
欣賞歌曲《天亮了》,介紹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引導學生認識到經營者義務和消費者權益的一致性。
(設計意圖:從反面提醒消費者保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性,激發對經營者不誠信行為的強烈譴責與憤慨,更好的落實情感覺悟目標,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 在學生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正面說明消費者權利的存在,而不是僅僅看到消費者權益被侵犯的情況。
文明的“上帝” 情景四:我是“上帝”我怕誰
請學生欣賞小品《我是“上帝”我怕誰》,思考:“上帝”是這樣的嗎?(你怎樣看待這樣的“上帝”?)
活動三:自由論壇
消費者都有哪些不文明行為?作為消費者,應該怎么做?假如你是經營者,你希望消費者怎么做?
活動四:即興表演
請學生即興表演一段微型小品,展現經營者和消費者良好的關系。
表演結束,教師展示一幅對聯:“經營者誠信為本規范經營 消費者依法維權文明消費”,橫批為“攜手共進”。
(設計意圖:認識到法律保障“上帝”的合法權益,作為“上帝”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做文明的“上帝”。) 換位思考,理解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結束語 (播放輕音樂《致愛麗絲》。)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希望在今后的經濟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能積極學法、用法,不僅做一名維護自身權益的“上帝”,而且做一個現代社會中文明的“上帝”。
(設計意圖:提出希望,將法律和道德教育延伸到未來生活,有助于思想品德課終極目標的實現。)
附錄一:
倒霉的“上帝”
表演者:四學生分別扮演李華、老板、李華的媽媽和96315熱線工作人員。
道具:牛肉干三包、電話機。
情景:從超市出來,李華來到新市街夜市。聽見一攤主高聲吆喝:“走一走,看一看,美味食品大減價。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快來買啦。”
李華:肚子好餓呀!買點東西吃吧!
老板:小同學,你想買點什么?
李華:我先看看。
老板:我們這里的牛肉干很棒,新鮮可口、物美價廉!同學,買點吧!
李華:便宜嗎?
老板:便宜!為了配合市政府三項整治工作,現在門面拆遷,我們所有商品一律進價出售,絕對低哦!你去看看如果有比我們賣得更便宜的,你拿多少來,我們收多少!
李華:這牛肉干好吃嗎?(故作遲疑狀)
老板:絕對好吃,不信你嘗嘗!
李華:你不會騙我吧?
老板:為這幾塊錢騙人,這種事我們可不會干!
李華:算了,你給我來一袋吧!
老板:這么便宜的價格,我們都是兩袋一起賣的!
李華:我吃不了那么多!能不能只買一袋呀?
老板:吃不了可以帶回去給你的家里人呀!
李華(無可奈何地):好吧,我要兩袋。
老板:2.95一袋,一共5.9元。
(老板趁李華低頭在書包里掏錢時,偷偷換了一包過期的牛肉干。竊喜:“終于把這包過期的牛肉干賣掉了。)
李華:喏,給你6塊。
老板:沒有零錢找,這一毛錢你就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