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要有桿秤
(學生討論,回答)
t:維護正義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要和歪風邪氣做斗爭。同時要富有同情心,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活動六:實戰演練場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理解,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只是要維護正義,更要以實際行動見義勇為,見義巧為,匡扶正義,努力升華自己的道德境界。
(課件展示,也可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現)
你支樓下朋友家時,發現他家的門已經被撬開而自己又已經走進支了,你和歹徒同時發現對方。
t:同桌討論,共商解決方案,引導學生討論出多種方法。
(學生討論,回答)
t: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智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結束新課:
播放歌曲《八榮八恥正氣歌》,師生共唱,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情感升華。
t:社會離不開正義的支撐,正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我們要有一顆同情心,要勇于同不良的社會現象做斗爭,努力支匡扶正義,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課外延伸:
以此為主題出一期板報。
教學設計3:明辨是非 為人正直
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請你告訴他們,該如何處理遇到的事下列情形:
(1) 英語考試快要結束時,王強用腳輕輕地踢前桌好友李綱的椅子,向李綱要答案,李綱應該怎么辦?為什么?
(2) 一天下午,在公園門口,小玉的媽媽指著正在掃大街的清潔工人對小玉說:“你看他們工作多辛苦,每天早早就起來清掃。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得干這又臟又累沒出息的活。”小玉媽媽的話對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講授新課:
t: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面對一個選擇。該不該這么做?別人的話對不對?這些都要靠自己去判斷、去選擇。世界是紛繁復雜的,存在著是是非非。在善惡美丑交織的社會中,如何分辨善惡是非,就成為做人的首要問題。結合上面的材料,你覺得判斷是非的標準是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加以引導)
t:從大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判斷一件事是對還是錯不是看它對自己是否有利,也不是看自己喜歡不喜歡,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兩大準則------道德和法律。
t:根據剛才的標準,請同學們觀察思考現實生活。(表格展示)
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是非不分的現象
自己生活中有無是非不分的現象
是非不分會有什么后果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加以引導)
t:從同學們的交流中可以看到有些同學身上還存在不辨是非的行為。比如看到有人抽煙泡吧覺得好玩,就跟著學;看到電影中成幫結派覺得威風,也拉幫結派。這些以丑為美的行為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很不利。我們要向那些能分清善惡美丑的人學習,選擇積極的行為。來看看一個案例。(課件展示)
XX年9月10日,常州信息技術學院梁子伊教授在2路公交車上發現三四名歹徒正向一名女同志實施搶劫,其中一名歹徒扯下這位女同志脖子上的金項鏈后,將項鏈踩在腳下,見此情景,梁老師挺身而出,喝令歹徒停止搶劫。隨后,梁老師一邊與歹徒搏斗,一邊請求公交車司機往派出所方向行駛。遺憾的是,公交司機到站點時,慌亂中竟將車門打開放走歹徒,車上乘客面對發生的血腥暴力熟視無睹。而在這一過程中,梁老師寡不敵眾,被三四名歹徒圍攻毆打,眼鏡、鼻梁等多處嚴重受傷,眼部大量出血,最終倒在2路車站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