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案
活動1:以組為單位a站在課桌的一端,b用鉛筆敲桌面,你聽到敲聲嗎?說明了什么?(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你能舉一些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的例子嗎?
活動2:a的一只耳朵用棉球塞緊,另一只耳朵貼在桌面上一 端傾聽,b敲桌面的另一端.你還能聽到敲擊聲嗎?說明了什么?(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你能舉一些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的例子嗎?
活動3:把一個正在發出聲音的小收音機放在塑料袋里,用繩子扎緊袋口,再套上一個塑料袋扎緊扎緊袋口。先猜測一下當小收音機放在水中,我們還能聽到聲音嗎?這說明什么?(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你能舉一些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的例子嗎?
(板書)3.聲音可以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
思考:聲音的傳播能否離開物質呢?(真空)
活動4:實驗:將一只開著電鈴放在密封的玻璃鐘罩內,對鐘罩抽氣
問題:1.你聽到電鈴聲了嗎?
2.用真空泵抽出罩內的空氣,當空氣被抽出時,電鈴聲會減弱;當空氣幾乎被抽完時,你仍能聽到聲音嗎?(不能)
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嗎?(不能)
3.關掉真空泵,讓空氣慢慢重新進入罩內,現在你聽到聲音了嗎?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嗎?(能)
思考:月球上沒有空氣,登月宇航員怎么交談呢?
(板書)4.介質:聲音的傳播需要的物質。(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液體)
過渡: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是使周圍空氣振動,那么振動的空氣有能量嗎?如果有,這個能量來自哪里?
類比聲音傳播活動1:水槽中盛有平靜的水面,水面上浮著一個軟木塞。用鉛筆有節奏地點擊水面某處。觀察水面出現什么現象?遠處的軟木塞怎樣運動?(用筆點擊水面后,由于筆的上下振動,引起水面的振動,水面出現波紋,而且波紋從中心向四周傳播出去,引起遠處的木塞浮動。但木塞只在原地附近浮動,并不向遠處移動開去。)
活動2: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音響的前方,當音響發出較強的音樂時, 觀察燭焰的搖晃情況.(跟音樂一起舞蹈)說明什么?燭焰發生跳舞說明燭焰周圍的空氣在振動。(用手靠近音響喇叭去感受)
(板書)聲音的能量——聲波:聲音在空氣中形成疏密變化的波動向遠處傳播。
過渡:聲音能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那么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否一樣呢?傳播速度是否與溫度有關呢?
觀察圖表,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結論:(1)20℃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2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2)20℃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20℃時大理石中的聲速為3810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練習:第一次測定鑄鐵里的聲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進行的: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鑄鐵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管長913 m,兩次響聲相隔2.5 s,如果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 m/s,求鑄鐵中的聲速.
課外活動:制作土電話。
課堂小結:
1.聲音的產生(振動)---聲音的傳播(介質)——聲音的能量(聲波)
2.對于聲音你還想知道什么呢?(為下節課埋下伏筆)
四、板書設計:
1.2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聲音的產生:物體振動的結果。(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聲源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2.介質:聲音的傳播需要的物質。(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液體)
3.聲音的能量——聲波:聲音在空氣中形成疏密變化的波動向遠處傳播。
4.聲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