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3
二、新課導入
(一)欣賞器樂曲《詠雪》
1. 新課情景創設。
教師介紹作品《詠雪》創作背景,《詠雪》是根據毛澤東詩詞而創作,朗誦《沁園春•雪》。
2. 教師播放《詠雪》音頻片段。
初步感受樂曲基本情緒。
3. 學生完整聽賞《詠雪》,感受音樂情緒。
(1)學生思考判定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的主奏樂器是什么。
學生:小提琴;長笛。
(2)聽賞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模唱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旋律。
思考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樣。
主部主題優美舒展;副部主題活躍,富于動感。
(3)學生活動:教師帶領a組學生隨音樂做律動活動,把紗巾作為律動的道具,讓學生按音樂的要素感覺自由地隨音樂舞動呈示部的主部主題,把音樂的速度、力度、旋律走向通過動作體現音樂情緒的變化。
教師播放音樂作品,并帶領b組學生模擬長笛吹奏動作體會欣賞副部主題。
4. 主部主題的主奏樂器音樂情緒分析聽唱與記憶;副部的主奏樂器音樂情緒分析聽唱與記憶。
(1)教師導語:現在讓我們共同欣賞《詠雪》。
教師操作:教師播放音樂《詠雪》,并借助音樂結構圖指明音樂進行到哪一主題。
《詠雪》結構圖
引子
呈示部 主部主題
副部主題
展開部 多調性的轉換
再現部 副部主題
主部主題
(2)學生活動:學生跟隨音樂模唱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進一步體會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的音樂情緒。
(3)學生總結作品的音樂結構與各主題的主奏樂器。
(4)教師講評的分析結果。
5. 完整欣賞。
再次聆聽《詠雪》加深對各個主題的樂器音色及結構的再認識。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欣賞樂曲《詠雪》,了解到很多關于冬的知識,請同學們課后搜集更多有關表現冬的歌曲。
第三節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演唱活動,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目的。
2. 結合《十一月•雪橇》欣賞,體驗音樂是如何表現美好的大自然。
3. 欣賞歌曲《菩提樹》器樂曲《鈴兒響叮當》運用示范法吹奏樂曲促進學生的樂曲吹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