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三單元第2課《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引導學生閱讀【歷史縱橫】魯迅的《狂人日記》有關內容,體會魯迅先生是怎樣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的,認識新文化運動中著名人物在反封建斗爭中所體現出的勇敢無畏的精神和先鋒作用。
教師:課件展示: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為什么倡導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生:略
教師:文學革命包括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主張從內容、形式上對舊文學進行改造、創新。要反對舊思想,必然要反對舊文化的載體舊文學及其文體文言文。同時,新思想也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白話文通俗易懂,能為廣大人民所接受。
教師:新文化運動后期的發展變化,并討論發展變化的原因。任何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性質?
學生:展開課堂討論并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前期的新文化運動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舊文化的斗爭,后期則竭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之所以發生這一變化是因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反對北洋軍閥的失敗,使人們漸漸認識到單純意義上的資產階級革命已難以完成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俄國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是中國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并宣傳馬克思主義,這為新文化運動增添了新的內容,使之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解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歸納填寫下表,培養學生整理梳理教材意識。
人物
主要活動
新文化運動
前期
新發展
內容
教師:新文化運動前期內容之間的關系如何?
前期新文化運動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學。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兩面大旗,提倡民主以反對中國的封建專制思想,提倡科學以反對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學同封建主義進行斗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就是反對封建專制,而封建專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家舊道德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反對封建禮教,反對舊道德就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就是摧毀封建專制制度的根基,讓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文學革命擴大了民主和科學在社會上的影響,民主和科學正是憑借廣大民眾易于接受的白話文得到廣泛傳播。所以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武器”,文學革命是宣傳民主和科學的“手段”,提倡新道德是新文化運動的歸宿(以儒學為基礎的舊道德是新文化運動的矛頭所向)。
(二)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
教師:第三小組展示課前學習第3個問題的成果,其他小組補充或糾正。
學生:略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
陳獨秀認為中國要擺脫愚昧的狀態,必須要用科學的指示破除迷信,用民主取代專制。只有科學和民主才可以打破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揭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新文化運動序幕。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主要有:
1、袁世凱大搞復辟帝制,復古尊孔。
2、一戰以來,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經濟決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于經濟;思想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
(三)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教師:第四小組展示課前學習第4個問題的成果,其他小組補充或糾正。
學生:略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
它對以西方先進思想為武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理性批判,它以民主、科學相號召,力圖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標榜新道德,力圖建立新的倫理和價值判斷模式;它提倡新文學,力圖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方式。新文化是對千百年來形成的舊文化的揚棄和超越,它體現了以個性解放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義精神。應客觀評價這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