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3
2.日本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提示:第一,實施產業政策(又稱產業合理化政策)。第二,制定經濟計劃以利益誘導企業決策和行為,為企業創造良好經營環境。第三,政府控制財政資金、財政投資信貸、民間信貸和貨幣供應,隨時可以動用財政和金融政策實現政府調控經濟。
[材料閱讀與思考]
1.兩張表格中的數字反映了什么?
答案提示: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高速發展,呈現出繁榮景象,但經濟發展不平衡,日本與聯邦德國的增長速度最快,70年代開始以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進入“滯脹”時期。
2.對比兩張表格,你從中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答案提示:大多數國家工業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成正比,說明工業化國家工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很明顯。英國工業增長率較高,但經濟增長率較低,說明戰后英國的國有企業普遍效率低下,因而工業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顯著。
(四)教學評價建議
[評價目標]
了解學生學習經濟史的積極性,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情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加強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
[評價方法] 觀察法、測驗法。
[評價過程]
由教師和學生回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美國的發展歷程,設問:戰后西歐和日本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狀況如何?激學導思,引入新課。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各國經濟模式的形成,經濟模式的主要內容,經濟模式的特點及經濟成就這四個方面,來說明戰后西歐、日本的經濟發展歷程。最后用對比歸納的形式來深入理解四國經濟模式。
[評價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隨時觀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歷史問題注釋
[英國工黨]
工黨成立于19xx年,現有黨員約600余萬,90%以上為各工會的集體黨員,職工大會系統是該黨重要支柱,集體成員包括獨立工黨、費邊社、社會民主聯盟和一些行業工會。1906—19xx年,工黨在議會中依附于自由黨,反對保守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加入自由黨聯合內閣,支持英政府的戰爭政策。20世紀初起,工黨力量不斷壯大并逐步取代自由黨而成為英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1924年,工黨首次執政,麥克唐納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1929年,工黨第二次執政,仍由麥克唐納組閣。此后,工黨于1945—1957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多次執政,分別由艾德禮、威爾遜、卡拉漢任首相。1979年大選,工黨慘敗,90年代重新上臺執政,現任領袖為托尼•布萊爾。
工黨信奉費邊社會主義,政治上主張改革國家機器,廢除貴族院,建立“民主國家”;經濟上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主張擴大國家企業局,通過增加公共開支和對國有企業投資,減少稅收和控制進口等措施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對外主張緩和與裁軍,注意加強同中國的關系。
在連續四次大選失敗后,工黨決定摒棄錯誤,堅決變革,提出了一系列積極的新政策綱領,主要觀點有:強調社會公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堅持再分配原則;下放中央政府權力,維護公民的權益,促進歐洲政策與經濟一體化;改革工黨與工會的關系,實行廣泛的民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