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教案
(2)它們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質,并把矛頭對準了天主教會;
(3)兩者都向古代尋求和吸取養料,人文主義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馬丁•路德借助了《圣經》中的原始教義;
(4)兩個運動在與統治者的關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義者需要教皇、國王、貴族和富商的庇護;宗教改革與統治者關系更是緊密,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諸侯的保護。
異:(1)在人的問題上,人文主義者與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認識:前者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后者卻強調神的偉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為中心;
(2)在信仰與宗教寬容的問題上,兩個運動是迥然不同的,文藝復興是一個信仰與思想自由的運動,一開始就容忍了異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個為了自由的運動,各種形式的新教派,幾乎都以另一個權威來取代教皇的權威。
(3)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思想領域和社會的上層,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現為一場政治運動,群眾基礎也更為廣泛。
(4)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文藝復興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還是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請你就此談談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對宗教持什么態度?
答案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并未放棄天主教,而是表現為一種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義者樂于接受教皇和教會的豢養,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本課測評
14~16世紀,歐洲哪些事件促進了人文主義發展,結合史實具體說明。
答案提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文藝復興首先在一些文學藝術家等知識分子中出現了反對宗教束縛、關注人自身需求的要求,促使人們開始從封建愚昧中解放出來,越來越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宗教改革運動則直接質疑教會的權威,解放了千千萬萬普通大眾的思想,使人文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學習延伸
閱讀以上材料,請思考路德主張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成為義人,這同教會的主張有什么沖突?它同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有什么關系?
提示:路德的主張實際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個人自己對信仰的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服從教會的說教,這與文藝復興倡導的對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是促進了人文主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