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教案
實質:文藝復興是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
3、核心: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支配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以此出發,人文主義重視現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反對基督教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主張發揮人們的創造力,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作家亞而伯蒂說:“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義重視科學實驗,鼓勵冒險和發財致富,認為事業的成功及發財致富是一種道德的行為。總之,人文主義就是一種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的精神。
小結:以神為中心──→以人為中心;
禁欲和來世──→現世的享受;
等級觀念──→自由平等;
蒙昧主義──→理性和科學。
4、文學領域的成就:文藝復興首先在文學藝術領域表現出來。
(1)“文學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談》
思想主張: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展人的個性。
●但丁:“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張:率先對教會的丑惡現象表達了憎惡。
●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張: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
【備課資料1】薄伽丘與《十日談》
薄伽丘(1313—1375),是佛羅倫薩商人凱利諾的薄伽丘和一個法國女人的私生子。幼年時生母去世,隨父親來到佛羅倫薩。不久,父親再婚,他在嚴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過了童年。他自幼喜愛文學,便開始自學詩學,閱讀經典作家的作品。
1348年,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大批的尸體運到城外。從3月到7月,病死的人達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薩城,變得墳場遍地,尸骨滿野,慘不忍睹。這件事給當時意大利一位偉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響。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寫下了一部當時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當時,《十日談》被稱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齊名的文學作品,也被稱為《神曲》的姊妹篇。這部小說為什么稱為《十日談》呢?
原來,在佛羅倫薩鬧瘟疫期間的一個清晨,7個美麗年輕而富有教養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個英俊而富有熱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們的情人,別的幾位和他們還有親戚關系。他們決心帶著仆人,離開佛羅倫薩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
他們相約,兩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別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有翠綠的樹木環繞,還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畫、清澈的清泉和悅目的花草,地窖里還藏著香味濃郁的美酒。
這10位年輕人每天不是唱歌彈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氣遍人的夏季里,他們坐在綠草茵茵的樹蔭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講一個優秀動聽的故事,以此來愉快地度過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光,他們一共講了10天,10天合計講了100個故事,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