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答案:(1)有一定道理。但沒有認識到中國衰敗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敗、因循守舊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劇了衰敗。(2)轉變原因:中國在鴉片戰爭后,因清政府腐敗而被列強宰割為尊攘派提供了教訓。尊攘派認識到幕府統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統治是造成危機的根源。13.比較“尊王攘夷”運動與“武裝倒幕”運動的異同。答案:相同點:民族危機加深,對慕府統治不滿;都希望實現富國強兵,抵制外來侵略;都抬出天皇,爭取天皇支持;領導力量都是中下級武士;都以西南強藩為主要根據地。不同點:前者重在抵御外來侵略;后者側重反對幕府統治;前者失敗,后者成功。
幕府統治的特點:政治上:通過幕府形式實現統治,形成天皇、將軍、大名、武士的統治結構;形成了不同的身份等級制度,分為士、農、工、商等不同等級經濟上:自然經濟為主,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外交上:實行鎖國政策,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回顧1:19世紀中期日本幕府統治的危機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明治維新歷史背景)
嚴格的等級制度雖然維護了幕府封建統治,但激化了社會矛盾,并嚴重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2、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紀中葉,美國打開了日本的門戶,列強接踵而至,簽定不平等條約,加劇了日本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3、資本主義萌芽和發展,沖擊了封建經濟,沖擊幕府統治。4、幕府統治和苛刻的剝削,使廣大人民包括中下級武士生活日益貧困,日本社會各界不滿幕府統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統治,開始動搖了幕府統治基礎。為改變被侵略的命運,實現富國強兵,積極要求在日本實行改革
回顧2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給日本帶來了哪些影響?
1、打開日本國門使日本,使日本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民族危機不斷加深。2、進一步加劇了日本社會危機。歐美國家經濟掠奪,使日本經濟陷入嚴重危機激化社會矛盾,使得農民和市民發動起義社會動蕩不安,社會危機加強,進一步動搖了幕府統治。3、西方列強殖民侵略客觀上刺激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4、西方先進思想傳入,使有識之士開始向西方學習,反對幕府統治,要求改革的呼聲更加強烈.
回顧3:
“尊王攘夷”和武裝倒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1、民族危機加深,對幕府統治不滿;2、都希望實現富國強兵,抵制外來侵略;3、都抬出天皇,爭取天皇的支持;4、領導力量基本一致;(中下級武士為主)5、根據地基本一致。(東南諸藩)不同點:前者重在“攘夷”,失;后者重在“倒幕”,徹底打跨幕府,勝利。
回顧4:
倒幕武裝迅速打敗幕府軍隊的原因有哪些?
國內:1、幕府腐朽統治不得人心,遭到廣泛痛恨; 2、更多大名與幕府決裂,參與倒幕戰爭; 3、三井等大商人開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財政 支持; 4、人民群眾痛恨幕府,支持新政府軍作戰; 5、新政府廢幕府苛政,減租減稅獲得人民 支持; 6、新政府軍作戰目標明確,士氣旺盛。武器 裝備先進,戰斗力強。國際:1、西方列強宣布中立; 2、英國商人把大批武器賣給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