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3課 百日維新●課程標準: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駥W習要求:1.簡述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2. 分析百日維新的特點。3.認同變法圖強、文明進化的價值觀!裰R綱要:一、維新運動轉入政治實踐[1]上清帝第五書;[2]上清帝第六書;[3]進呈《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4]上清帝第七書《應詔統籌全局折》——維新派的施政綱領;[5]組織保國會(宗旨、性質、作用)二、百日維新(1898年)開始的標志:1898年,光緒帝頒布《 》內容:政治方面:廣開言路,精簡機構; 經濟方面:鼓勵發展資本主義; 文教方面:改革科舉制度,廢八股; 軍事方面:創立新軍。評價:進步性:1、反映了中國 的利益和要求; 2、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先進 的傳播; 3、為中國 提供了參政的可能性; 4、初步動搖了 。局限性:改革不徹底,沒有實踐 、行 、實行 和設立制度局等主張。[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軟弱性、妥協性的重要表現]●討論提高:a、合作探討:1897年后維新派由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和表現是什么? b、自主思考:“百日維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c、討論思考:小龍同學喜歡閱讀課外書籍,有一次他發現一本英文譯著有這樣的一句話:“康熙曾經閱讀鄭觀應的著作”,對此他產生了疑問,于是找來英文原著,經核對,發現原文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問題的關鍵在于kuang hsu皇帝是誰。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深圳中學 -xx學年度第二學段考試試題)(1)請寫出kuang hsu帝的正確譯名,并簡要說明理由。(2)這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化的專著,它提到了cheng kuang ying,請分析該書涉及到此人的原因!军c評】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對戊戌變法背景之早期維新派的活動。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與鄭觀應同時代的皇帝應該是光緒。由于鄭觀應是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宣傳變法,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而維新運動是近代化進程的重要階段。所以研究中國近代化的專著中肯定會提到此人!窬毩曥柟蹋1.晚清有御史上奏稱:“近日人心浮動,民主民權之說日益猖獗。若準各省紛紛立會,恐會匪聞風而起,其幻不可勝言!边@個奏折針對的是( )a、太平軍 b、洋務派 c、維新派 d、義和團2.“公車上書”中提出的設“議郎”一職,應為通曉中外政體、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舉產生。反映了維新派( )①希望參與政治②模仿西方議會政治③對皇權加以牽制和限制④反對君主專制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3.光緒帝支持變法的主要目的是( )a、支持維新派 b、實行君主立憲制 c、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d、維護清王朝統治4.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沒有提出開國會、定憲法,是因為 a.對封建勢力作了妥協 b.認為中國“民智未開”,難以實行立憲制度c.不敢觸動封建制度 d.認為這一政治主張不符合中國國情5.戊戌變法將使大小官僚“因之失職者將及萬人”,這是因為變法規定( ) a、提倡官民上書言事 b、撤并政府機構,裁汰冗員 c、廢除八股取士 d、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