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6.閱讀下面三段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 (康有為提出)泰西方政論,皆言三權:有議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權立,然后事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
材料二 (梁啟超提出)“中國它日必以工立國! “衣食之源,不以地為界,不以人為界,不以日為界,當以力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機器,一人所做工,能給日日食。” “機器應為富國第一義”。
材料三 (梁啟超提出)“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以藉以自存也。故言理材之學者,當并國之差別限界而無之!
①根據材料歸納康、梁的主要主張。
②根據康、梁的主張進一步認識維新派發起戊戌變法的根本原因。
7.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材料一:光緒帝委任梁啟超辦理大學堂和譯書局事務,擢升(破格提拔)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等為軍機章京,參預新政,負責起草變法的詔令。
材料二:光緒帝還命令各省總督巡撫將6月11日以來的新政詔書印刷給各州縣,令教官詳細講解,并在督撫衙門懸掛。
材料三:9月初,光緒帝又將阻撓新政的禮部尚書(官職名稱)懷塔書,許應揆和四個待郎全部革職,同時提升因積極參加維新事務而受禮部壓制打擊的王照,以示激勵。
——以上材料均選自《中國近代現代史•戊戌變法》
請回答:
(1)根據上述材料,將光緒帝為推行變法所采取的措施逐條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光緒帝令各省“將6月11日以來的新政詔書印刷給各州縣”,你認為光緒帝頒布的這些“新政詔書”有何積極意義?
(3)材料中,光緒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推行變法,但是這些措施都不能使變法順利進行,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原因。
第4課 戊戌政變●課程標準: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學習要求:1. 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2. 知道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3.認識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4.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知識綱要:結果:戊戌政變 一、新舊勢力的交鋒 新勢力集團 舊勢力集團 光緒皇帝 慈禧太后 翁同和 榮祿 陳寶箴 大多數中央和地方的高級官員 袁世凱 群眾基礎薄弱 社會基礎厚 新舊勢力交鋒過程 舊勢力集團 新勢力集團解除 革去 任命 任命 抵制 把持 榮祿 拉攏 游說爭取 結果 二、戊戌政變 導火索 過程 結果 三、戊戌變法失敗原因及教訓 根本原因 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 教訓 四、意義 戊戌變法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 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 戊戌變法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討論提高:a、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b、戊戌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c、合作探討:試從國際國內環境、思想文化、領導力量、改革途徑、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1)國際環境: (2)國內環境: (3)思想文化: (4)領導力量: (5)改革途徑: (6)改革措施: 有人說,戊戌變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也有人認為它是一次失敗了的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你同意哪一種觀點?為什么? 戊戌變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因為(1)領導這次運動的康、梁等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2)戊戌變法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有利于資產階級文化的傳播。(3)但是,這個運動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勇氣,采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實權的光緒帝身上。戊戌變法一次失敗的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因為(1)康、梁在變法中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如果變法成功,中國將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所以變法名為變法,實為改變社會性質的資產階級革命。(2)但是,變法沒有發動群眾,僅僅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因而是不徹底的。(3)最后變法被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鎮壓而失敗。因此,戊戌變法是一次失敗的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u 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比較19世紀60~90年代,中國掀起了洋務運動,繼而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