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單元檢測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50分,每題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甲午戰爭后,中華民族出現嚴重的民族危機。這里的民族危機是指 ( ) a.法國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 b.日本發動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 c.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資本輸出 d.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2.19世紀末,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基本特征是 a.大量傾銷工業品和資本輸出 b.開設銀行和迫使清政府貸款 c.控制中國海關和其他稅收 d.大量資本輸出和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的時間大致是在 ( ) a.鴉片戰爭后 b.十九世紀六七年代 c.十九世紀末 d.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4.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在 ( ) a.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 b.十九世紀八十年代 c.十九世紀末 d.二十世紀初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后,中國出現了早期維新派。據此回答5—7題:5.早期維新派產生的原因是 ( ) ①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傳入 ②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③無產階級隊伍的發展壯大 ④中華民族危機的嚴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包括 ( ) ①王韜 ②鄭觀應 ③康廣仁 ④楊深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 7.康有為論證君主立憲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論是①儒家今文經學的“三世說” ②西方的啟蒙思想③西方的進化論 ④孔子的倫理道德理論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8.奠定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維新變法理論基礎的是 ( ) ①《新學偽經考》②《孔子改制考》 ③《變法通議》 ④《應詔統籌全局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康有為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是 ( ) a.把西方基督教義同中國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相結合 b.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中國儒家思想相結合 c.把西方列強的政治學說同中國農民平均主義相結合 d.把西方基督的教義教義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 10.使維新變法思潮發展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的是 ( ) a.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 b.公車上書 c.康有為在北京創辦《中外紀聞》 d.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 11.19世紀末,維新變法從一種思潮得以發展為一場政治運動,關鍵是 ( ) a.發展民族工商業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b.擁有廣大群眾的支持 c.把維新變法同救亡圖存結合在一起 d.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 12.下列有關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論戰的評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使中國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b.使知識分子徹底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 c.是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正面交鋒 d.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高漲 13.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論戰的內容不包括 ( ) a.要不要維新變法 b.要不要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 c.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制 14.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施政綱領是 ( ) a.《應詔統籌全局折》 b.《變法通議》 c.《定國是詔》 d.《新學偽經考》 15.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開始維新變法。當時中國面臨的形勢是 ( ) a.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c.帝國主義結成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 d.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 16.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主要是為了 ( ) a.反對封建專制 b.反對外國侵略 c.實行君主立憲制 d.加強自身地位 17.強學會成立不久,兩江總督張之洞等人相繼加入,這說明 ( ) a.維新變法運動影響擴大 b.強學會成為研究儒學的團體 c.張之洞等人與頑固派決裂 d.各省督撫贊成維新變法 18.康有為在北京發起的,具有資產階級政黨性質的是 ( ) a.興中會 b.南學會 c.保國會 d.強學會 19、戊戌變法運動最深遠的歷史影響在于a、促進思想啟蒙 b、發展資本主義c、推動政治改革運動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20、維新變法運動時期,康有為主張“我朝變法,但采鑒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實行a、君主專制 b、聯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憲制21、康梁維新派提出先后西方學習,推動“百日維新”,但真正得以實施的措施是a、按西法編練新軍 b、設制度局,為新政立法c、撤并政府機構,裁汰冗員 d、進行地方官制的改革22、19世紀末康、梁維新派提出的救國圖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厚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b、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c、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d、用民主取代專制,用科學掃蕩迷信23、19世紀末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機加深和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d、康、梁等的宣傳活動24、戊戌變法失敗的最主要的客觀原因是a、袁世凱出賣維新派 b、光緒帝被囚禁c、封建頑固勢力非常強大 d、帝國主義的破壞25、1898年,康有為等人組織保國會,其宗旨不包括a、保國 b、保民 c、保種 d、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