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規律技巧總結】:在比較兩者時,要注意把其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去思考、分析、概括和總結。
選修一 第六單元第一節《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埃及》學案學習目標:識記:馬木路克 包稅制 帕夏 素丹 反法同盟 拿破侖的入侵和殖民統治 開羅三次起義里奪取權理解:18世紀末19世紀初埃及國內政治、經濟狀況與西方殖民侵略所造成的危機共同作用,使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為歷史的必然運用:運用綜合分析的方法,把握東西方歷史發展趨向與碰撞,將其整合成東方古老文明發生變遷的參考體系和評價體系,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放置在其中分析、評判。 重點: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難點:埃及封建制度的獨特構成。 對拿破侖殖民統治的評價。課前思考: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埃及的地理位置?學習提綱:
一、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埃及
1517年(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占領埃及。素丹將當地政權交給帕夏(總督)、近衛軍和馬木路克管理。最初帕夏的勢力最大,17世紀末18世紀初馬木路克逐漸占上風。
閱讀教材:思考:18世紀末,奧斯曼土爾其人與馬木路克是如何統治埃及的?(注意:從政治、經濟、埃及形勢惡化三方面入手思考) 背景:包稅制 內容:結果:注意:18世紀末在埃及盛行包稅制。包稅地名義上屬于土耳其素丹,實際上很大程度成了包稅人的私產。從18xx年6月起,包稅人的特權大部分喪失。到18xx年,政府下令取消包稅制。思考題:馬木路克在埃及是如何統治的? 答案提示:①政治上,由擔任各地的地方長官,到18世紀末架空甚至可以廢黜奧斯曼帝國派遣的帕夏;②經濟上,掌握包稅權,控制埃及土地,隨意向農民征收租稅;③ 軍事上,單獨組建近衛軍,爭權奪利,互相攻伐。二、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入侵
閱讀教材,思考:1、西方列強侵略埃及的原因?一方面:另一方面:18世紀中后期,英法等歐洲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實力日益壯大,它們加緊了對埃及的殖民擴張活動。 入侵原因: ①法國大革命后,法國占領埃及2、法國對埃及的入侵: 入侵過程: ②1798年, ③18xx年,法國結束了對埃及的軍事占領。 政治上: 法國殖民統治的措施: 經濟上: 科學文化上:組織龐大的科學藝術考察團,推進對古埃及文化的學術研究,形成多卷本的巨著《埃及紀事》;發掘埃及的大量文物并運回法國。 爭奪原因: 3、英法對埃及的爭奪: 爭奪過程: 爭奪結果:思考題:1、英法兩國的侵略特點及影響。答案提示:英法兩國的侵略特點及影響各不相同:拿破倫軍隊侵占埃及,對埃及實行殖民統治,這種統治客觀上一定程度打擊了埃及的封建勢力,傳播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和科學文化,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誘導作用。英國與法國爭奪埃及,為達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英國往往聯合奧斯曼帝國或扶持馬木路克勢力,英國的侵略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敗的主要的外部原因。2:你認為應如何評價拿破侖對埃及的殖民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