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9單元第一課 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 學案學習目標識記: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大借款、爭奪修筑鐵路開采礦山的權利、開工廠、銀行;強租港口、劃分“勢力范圍”、“門戶開放政策”;清政府統治危機出現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結果;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原因、表現、影響;發展舉步艱難的原因。 理解:了解西方列強侵略方式的變化及影響;經濟、政治危機之間的關系;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與戊戌變法出現之間的關系。 運用:比較分析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與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戊戌變法運動出現之間的關系。學習重點:甲午戰爭后西方列強對華侵略方式的變化及危害;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舉步維艱的原因。 學習難點:戊戌變法產生的社會背景。 學前思考: 圖一:簽訂《馬關條約》的場景 圖二 圖二是清末一位愛國人士所畫,圖中熊代表俄國;虎代表英國;蛤蟆代表法國;腸代表德國;鷹代表美國;太陽代表日本。這幅圖形象地揭露出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嚴重局勢。 請回答: 《馬關條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說《馬關條約》加深了中華民族的危機? 自主學習:一、《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民族危機的加深1、《馬關條約》的影響: 2、資本輸出: 3、瓜分狂潮 思考:1、《馬關條約》反映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方式的新變化: 2、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產生了什么危害?3、列強掀起瓜分狂潮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二、清政府的統治危機1、政治危機: 2、財政危機: 3、清政府的政策: 4、后果: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1、原因: 2、表現、特點: 3、面臨的困難: 4、影響: 知識參考: z 借款: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擴張了在華的政治勢力。z 設廠:直接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z 修路和開礦:控制鐵路沿線的土地和資源;直接掠奪中國資源。z 開銀行:成為列強資本輸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國的財政、金融。z 總之:列強通過資本輸出加強了對中國經濟、政治的控制,使民族危機加深。 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受到進一步破壞,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危機。激起了中國各階層人民的反抗。 z 甲午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侵略加劇,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z 一些愛國人士把發展工業當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發出“實業救國”的呼聲。z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后放寬了民間設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