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與洋務運動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背景
兩國都面臨歐美國家侵略的威脅和國內各種矛盾的激化
埃及處于長期動亂、分裂、割據的局面目的直接目的:富國強兵根本目的: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還為了對外擴張推動者是由最高統治者
洋務運動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實力派的推動
內容創辦近代企業、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和創建軍隊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農業,土地和賦稅各個方面
結果及原因失敗,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權的封建性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還有列強的插手和干涉政治上結束了埃及長期動亂、分裂、割據的局面,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壯大了國力,使之成為維護獨立主權的堅強后盾。
性質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改革
意義
經濟上推進了近代化進程,經濟、軍事實力得到增強,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
選修一 第六單元第三節《改革的后果》學案學習目標識記:穆罕默德·阿里對外擴張的兩個階段四個方向。 理解:改革與擴張的關系、改革失敗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埃及歷史的影響。 運用:將擴張、失敗與意義進行分析,找出內在聯系,說明改革的本質特征。 學習重點:穆罕默德·阿里對外擴張及其改革失敗的內外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意義的分析和理解。 難點:英國等列強插手及英、法、俄等國在對待奧斯曼帝國與埃及態度上的不同表現的原因。 學前思考:閱讀下列材料:在我第二次(1833~1835)訪問埃及時,農村中體格健全的人已經少見,不是缺一兩顆門牙(這樣就無法咬住子彈)或斷一節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雙目失明,這樣可以不被征召入伍。思考:穆罕默德·阿里軍事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穆罕默德·阿里軍事改革與材料有何聯系?自主學習: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對外擴張始于18xx年、終于1841年,約30年。從性質上可歸納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是前20年(18xx年~1831年),阿里扛的是素丹的大旗,打擊分離勢力、實行對叛逆者的討伐的擴張。第二階段是后xx年(1831~1841年)直接挑戰奧斯曼帝國,以圖取而代之。從戰事講,可概括出四次出兵分別指向四個國家或地區,即東方的阿拉伯半島、南方的蘇丹、西北的希臘、北方的奧斯曼帝國。掌握以下擴張史實:1、兵侵阿拉伯半島2、侵占蘇丹3、渡海進攻希臘4、進攻奧斯曼帝國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從埃及國內來說,由于阿里的專制殘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機、致使起義不斷;從外部形勢來看,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的西歐以囊括世界為已任,埃及必定成為列強擴張對象的重要選擇。同時,列強寧可維持腐朽的奧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東地區稱霸,以避免成為他們的拓展殖民地的障礙。1、分析改革失敗的內部因素:2、分析改革失敗的復雜的外部因素: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義局限性:進步意義:探究問題:在埃及人民中間廣泛流傳著一句話:“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宮殿,但破壞了整個埃及。” 請回答:如何來認識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