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回顧5: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2、幕府腐朽統治社會矛盾激化,社會動蕩不安;西方列強殖民侵略不僅加深民族危機,而且進一步加劇社會危機3、倒幕運動的成功4、以天皇為首的明治政府成立
回顧6:用簡潔語言概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
1、政治: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實行四民平等。2、經濟:改革幣制,實行統一貨幣;改革土地制度,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促進了農業發展;改革地稅,促進農村的商品經濟發展;殖產興業,發展資本主義新經濟。3、文化:“文明開化”、建立近代教育體制、生活習俗西化。(和魂洋才)4、軍事:進行軍事改革、建立新式軍隊。
《日本帝國憲法》(時間):1、頒布的背景:2、藍本是:3、內容:a:天皇權利、臣民權利 b:議會 c:內閣 d:樞密院4、標志:( )政體確立5、評價:a進步性:承認了( ),形式上確立( )的國家體制,是( )進步 b、標志( )的統治秩序基本確立,鞏固了明治維新后確立的( )制度c局限性:具有濃厚的封建性,如:
明治維新對日本社會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歷史作用1、廢藩置縣,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頒布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2、廢除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獲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并逐步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一員。3、殖產興業,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日本從此走上了近代化道路,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迅速崛起為東方強國4、文明開化,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5、為亞洲鄰國提供了啟迪和經驗。
局限性1、在經濟、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2、迅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給鄰 國及日本本身帶來了重大災難
回顧8:明治維新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 背景 :列強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幕府陷于極端孤立地位;國際環境也較為有利.
2.領導者:向資產階級轉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級武士充當了倒幕運動的領導,建立明治政府并掌握政府實權。3.變法阻力:推翻幕府統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因此封建統治力量相對薄弱,變法阻力較小。4.措施:順應歷史潮流,實施比較適合日本的國情政策.
材料一:茲為改正地稅,原有之田地貢納辦法,一律作廢;規定于地契調查完畢后,按土地價格征取其3%,作為地稅。材料二:大凡國之強弱系于人民之貧富,而人民之貧富系于物產之多寡。物產之多寡,雖依賴于人民致力于工業與否,但尋其根源,又無不依賴政府官員誘導獎勵之力。材料三:茍有國則有兵備,有兵備則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請回答:1、材料一表明明治政府在土地制度方面作了什么改革?有什么意義?2、材料二明治政府哪方面的改革?其具體措施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了政府改革軍事的另一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