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學案
65
會徽中的篆字又似一“京”字。它代表有3000余年悠遠建城史而又青春煥發的古都北京。奧運與“城”有著悠久的聯系。古代奧林匹克運動就是伴隨著城邦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起點在希臘的雅典,也是從城市開始。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同時,北京又是一座欣欣向榮的發展中的國際大都市。會徽中的篆字“京”,恰如熱情洋溢的青春北京,張開雙臂擁抱今日的世界,歡迎來自五洲四海的嘉客賓朋。
會徽下部是以中國書法寫成的、富于漢簡古意的英文beuing和阿拉伯數字。英文beuing和阿拉伯數字以古老的漢代竹簡的書寫方式寫成,稚拙而又生動有趣,古樸而又極富現代氣息。它與奧運五環一起,構成了西方與東方、奧運傳統與文化創新的和諧共存的新圖景。
會徽中的陰文將印章篆刻藝術與運動的特征結合起來,巧妙地將字形幻化為一個飛奔撞線、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它代表著運動的奧林匹克,也代表著當代中國對人類、對人的生命、對普天之下兄弟姐妹的深切關愛之情。人文奧運推動的全民健身就是對奧林匹克人文關懷理念的偉大實踐。當代中國,它的全民奧運和全民健身,不僅是對奧林匹克的極大擴展與弘揚,也是對現代奧林匹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會徽所展示的東方文化是對奧林匹克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天人合一的和諧自然觀是對奧林匹克競技文化的生動補充,展現了奧林匹克主義和平、和諧、和愛、和美的新境界。和平是人類永恒的祈愿,然而在一個人類生態受到巨大破壞的當今時代,自然和人的和諧共存與發展,也成為奧林匹克緊迫的課題。奧林匹克又是力與藝術之美的高度結合,彰顯了人類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的美,體現著人類對力和美的永恒追求。
(二) (學案)楊麗萍打造云南生態舞蹈
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并領銜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其七成演員來自云南的田間地頭。
《云南映象》是一部傳統和現代之美兼而有之的舞蹈新作。它深入發掘了云南民族文化,將原始鄉土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語匯進行全新整合重構,用新銳的藝術構思表現出少數民族勤勞、樸素、善良、純潔的生活和愛情。舞劇由“云”、“日”、“月”、“林”、“火”、“山”、“羽”七場歌舞組成。來自滇山村寨的數十名舞蹈演員,用極其質樸的歌聲和肢體語言,展現了彝、苗、藏、傣、白、佤、哈尼等民族原生態歌舞的絢麗色彩。
楊麗萍告訴記者,七成的演員來自云南各地甚至田問地頭。為了集中反映云南文化的深厚積淀,留給觀眾一個“原生態”的印象,她特意帶領歌舞創作者深入云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一年多的采風,從民間邀請了上百位業余演員,他們中大多數是農民。“把那些瀕臨消失的民間藝術挖掘出來,搶救下來,給觀眾、給后人留下一個活生生的民俗文化博物館。”這是楊麗萍的理想,也是《云南映象》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