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c.只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更好的認識、利用客觀事物
d.任何事物都處于不斷的變化發展之中
15、總理說,解決民生問題要首先著眼于困難群體,特別是農民。一個艦隊決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上述觀點體現了
①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②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③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決定整體的性能狀態 ④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本來不易表現的愁思,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卻被描寫得形態萬千、生動感人,讓人浮想聯翩。這說明
a.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改變事物的性質 b.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其表現出來
c.人的主觀世界必須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改造 d.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17、在人類的發明創造活動中,對某一事物的“習慣性”思維往往制約著人們的發明眼界。而對這種“思維定式”的有意識破除,則可能使人們產生出許多新的發明和創造。這就要求我們
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傳統觀念 b.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c.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就能提出、解決新問題 d.進行逆向思維是發明創造的前提
18、“東北二人轉”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新中國成立后,藝術家們對“二人轉”曲牌在內容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在形式上不斷出新,伴奏樂器增加了揚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場鼓、鑼、鈸綜合藝術質量不斷提高。這說明發展
a.是物質運動的一種方式和屬性
b.是對舊事物的辯證否定
c.是新出現的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
d.是事物狀態乃至性質的改變
19、我們要發展現代文化,不可抱殘守缺。傳統文化不能丟棄,但是千萬不能打著保護傳統文化的名義而裹足不前。這表明對待傳統文化應
a.堅持“揚棄”的態度,實現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
b.懷著敬畏的心理,保持傳統文化的獨立與完整
c.堅持聯系的觀點,實現東西方文化的結合
d.堅持發展的觀點,任其隨時代發展自生自滅
20、哲學家別林斯基說過:“沒有否定,人類歷史就會變成停滯不動的臭水坑。”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a.人類歷史有可能變成停滯不動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類歷史就會向前發展
c.要敢于否定,樹立創新意識,推動人類歷史發展
d.要敢于蔑視權威,拋棄書本,就能推動人類歷史的發展
21、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這說明( )
a.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創新
b.先有理論創新,后有實踐創新
c.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