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答案 c
6、解析 本題考查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但只有前進上升的質變才是發展,①錯誤。“少施氨肥”是適度的量變,“增產增收”是質變,答案為b。量變達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引起質變,②錯誤。
答案 b
7、解析 本題考查事物發展的原因。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據此①②表述錯誤,答案為b。
答案 b
8、解析:“不見其增”卻“日有所長”不見其損”卻“年有所虧”,說明量變的重要性,從方法論意義上說要重視量的積累,故c正確;a項說的是“適度”;b、d兩項強調的是質變,都不符合題意。
9、b 10、c解析:三個“從……解放出來”實質是“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體現了發展的觀點。故c符合題意。a、b、d選項本身雖講發展相關的問題,但與題意不是最貼切的。
11、d解析:根據鎮情,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小處著眼積少成多最終致富,體現了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故選②④。①未體現。③的觀點不對,發展是通過質變實現的。
12、答:(1)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許多杰出的數學家致力于論證龐加萊猜想,但歷經一百多年,都未給予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明,這說明了事物發展的曲折性。中國的兩位數學家最終破解這一難題,體現了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正是一百多年中,眾多的數學家在論證猜想過程中對正確思路和方法的不斷積累,才有了這一猜想最終論證成功。
(3)人們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人們認識事物運動規律,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破解世界難題是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13、答:(1)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要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尤其要經得起失敗和挫折的鍛煉。
(2)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希望你們從身邊小事做起,處處注意鍛煉自己,也從中培養自己的興趣。干事業如入‘萬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攔’,需要沒完沒了的攀登。”包含了這一哲理。
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