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2)人們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必須以堅持事物客觀性為前提。所謂人們可以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只是改變了事物聯系的具體形式,并不是從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觀聯系。如果否認了事物聯系的客觀性,任何新的具體聯系都不可能建立。所以,聯系具有客觀性,并不意味著人們不能改變聯系。
誤區三: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與系統與要素的關系,二者完全等同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使用“一定意義上”就是說這兩對關系還是有區別的,不能完全等同。這里講的“一定意義上”主要是指兩對關系具有共性的方面,即兩對關系強調整體性原則,都是相互依賴等方面。至于系統論中講的層次性原則等,整體和部分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考點演練】
一、單項選擇題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終日乾乾,與時偕行”的觀點,與“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反映了( )
a.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 b.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
c.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 d.唯心論與形而上學的聯系
能力提升 材料中的古語大都出自教材,考查的知識也是重點內容。但有的考生卻對此感到陌生,再加之文學功底差,不理解其原意,從而誤選。這也告訴我們要夯實基本功,即掌握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基本材料,并且要綜合各科素養,全方位提高素質。
2、蘇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決定,在蘇通長江大橋北側4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內建成一個融生產、生活、商貿、居住于一體的生態保護示范區、綜合產業示范區和現代化城區。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
b.聯系就是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c.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相互制約的
d.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3、XX年10月25日,總理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說,由于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延緩世界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的經濟也必將造成影響,但只要我們政策對頭,我們一定能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
①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③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正確的意識決定著客觀事物的方向和進程
a.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4、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國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把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時兼顧抑制通貨膨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這一調整思路
①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②體現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③分清了事物變化發展的主流和支流
④承認了事物的復雜性和矛盾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