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
3.講授新課
指導學生快速閱讀,首先從宏觀上對課本有個大致了解,并構建知識結構,再提煉要點,快速記住主要歷史事件。在學生快速閱讀和記憶的基礎上,用談話方式解決并用課件演示出問題及答案要點。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自然災害嚴重
主觀原因: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動
【設問】:有人說 “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炮聲的回聲,如何理解?”
【答】:鴉片戰爭后,一方面,外國產品大量涌進中國,使沿海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失去生計。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壓榨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西方基督教傳到中國洪秀全深受影響,創立了拜上帝教。
【探究】: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點是什么呢?拜上帝教與基督教之間的關系?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統治。
特點: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的結合起來。
關系:是一種改造和利用的關系,它根本不同于基督教,它是農民起義的工具。
說明: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論表達了千百年來農民要求平等的思想,是洪秀全號召人民群眾參加反清斗爭的理論武器。但它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不是科學的革命理論,不可能引導農民革命走向成功。體現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二、太平天國運動過程
1.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引導學生看“太平天國形勢圖”,教師并給予適當的解讀:要求準確記住金田(起義地點)、永安(初步建立政權)、天京(正式建立政權)的位置;掌握拜上帝教活動的地區和太平天國主要活動地區。
【討論】太平天國運動沒有推翻清政府就急于定都天京是否正確?
要點:肯定說:南京是江南重鎮,六朝古都,南京附近的東南一帶,又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是清朝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地。因此,定都天京無論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給清朝封建統治勢力是一個沉重打擊,對各地人民反清起義是一個極大鼓舞和推動。同時,有了比較穩定的后方,避免了以往農民戰爭中常見的流寇主義現象。
否定說:過早建都,助長了起義隊伍內部封建等級思想、保守思想、享樂思想的滋長,為后來天京變亂埋下了禍根;匆忙建都,同時進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導致北伐失敗,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最終陷入被動并很快失敗。
2.太平天國運動軍事上的全盛
【設問】:定都天京后所面臨軍事形勢怎樣?為此洪秀全、楊秀清采取那些軍事措施?結果如何?
【答】形勢: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營以圍困天京。
措施:為了鞏固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太平軍又進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圍
結果:①北伐軍進行了兩年浴血奮戰,終未取得成功,最后失敗,但沉重打擊了清政府在北方的統治。
②西征的勝利,使太平天國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區,為太平天國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據地和物質基礎。
③天京突圍的戰斗,打垮了威脅天京的清江北、江南大營,從而鞏固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用多媒體投放圖表(一)讓學生填表
投放圖表(一)
措 施 目 的 時 間 將 領 意 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