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
北 伐
西 征
東 征
【過度】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在1856年太平天國進入軍事全盛的時候,一場大規模的內亂即將來臨,這就是天京內訌,使太平天國運動的由勝轉衰。
3.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和失敗
(1)天京變亂——由勝而衰的轉折點(1856年)
①.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革命進取心逐漸減退,腐朽思想開始滋生。
(教師簡述并投影)在天京,諸王模仿封建統治者大興土木、建筑王宮。〖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國天王府石舫》〗從《天王府》畫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嚴和等級的森嚴;從《太平天國天王府石舫》畫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樂生活。各王還通過家族、部下等關系結成派系集團,分別控制軍隊、爭權奪勢,分裂的危機愈演愈烈。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斗爭,終于在1856年秋演化為一場大變亂)
②天京變亂的經過:
(教師簡述天京變亂的經過,讓學生簡單了解,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
③天京變亂的影響: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戰略進攻走向戰略防御的轉折點。
【過度】(教師簡單的陳述并用多媒體投出)經過這場變亂,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出現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危險局面。敵人得到了喘息之機,重建江北、江南大營,再次圍困天京,太平天國的軍事斗爭開始轉入防御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洪秀全重建領導核心——英王、忠王、干王,指揮軍事防御a.再破江北大營 , b.三河鎮大捷 c.再破江南大營d.李秀成;東征蘇南與進攻上海 e.安慶陷落與陳玉成就義。1864年天京失守,標志著天平天國的失敗.
(2)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①標志:1864年天京陷落
②原因:主觀: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經濟上,農民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
思想上,不能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組織上,難形成統一堅強的領導核心
客觀: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
③教訓:農民階級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投影圖表(二)
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突圍――天京事變――天京陷落
↓ ↓ ↓ ↓ ↓ ↓ ↓
興起 ↓ 發展 ↓ 全盛 轉折 失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