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的形成
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b.手工業經濟的生產方式
c.古代婦女的地位較高 d.商品經濟的發達
20.(山東文綜)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詩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②重視農業的觀念③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遷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 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
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 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
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
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 生為陳村民,死為陳村塵。…… ”
——白居易《朱陳村》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與子孫以償債者。
——晁錯《論貴粟疏》
請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國古代什么樣的生產方式?有什么特點? (18分)
(2)如何評價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這種生產方式?(9分)
17.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國的一個美麗神話故事,它寄托著下層勞動人民對自由純真愛情的向往。其中膾炙人口的歌詞唱道:
七仙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董永:綠水青山帶笑顏。
七仙女: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雙雙把家還。
七仙女:你耕田來我織布, 董永:我挑水來你澆園。
七仙女: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董永:夫妻恩愛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 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 朝令而暮改。
——西漢晃錯《論貴粟疏》
請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說說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嗎?(3分)
(2)以上兩則材料哪個更能反映小農的生產生活狀況?(1分) 概括該材料的觀點。(5分)
第1課 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的形成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5 caaca 6―10 abcba 11—15 bbcdd 16—20 cccab
二、非選擇題
21.
(1)小農經濟(或自耕農經濟)。(3分)
特點:
①分散性: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小生產;(3分)
②落后性:規模小,分工簡單,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3分)
③自足性:男耕女織,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3分)
④封閉性:較少商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