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設計2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本章結構】
《技術與設計2》模塊的四個主題是技術領域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教學內容。其典型意義在于,首先,它們既有專業技術的內涵,又有通用技術的特性。其次是他們所體現的技術設計的思想和方法,不僅是解決技術問題是鑰匙,還可以向其它領域遷移,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結構與設計”雖指向力學結構的理解、分析和設計,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的討論卻是各類技術設計不可少的,“流程與設計” 討論流程和流程的改進設計,改進的思想和方法同樣是技術設計的共性,“系統與設計”則重于對系統的理解,以及運用系統思想解決實際生活中的設計,“控制與設計”重在理解和運用控制,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問題。這些內容構成了技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模塊四個主題的內容相對獨立,教學中可以調換順序,但它們又相互呼應具有內在的聯系。結構總是和系統相聯的,結構是系統的結構,是系統的組成形式,也是系統功能的依據;流程可以說是工程系統或工作系統按時間順序的描述;控制本身是一個系統,它也是對系統狀態所施加的干預。從總體上把握各單元的內在聯系,有助于理解本模塊所體現的思想和方法所具有的普適性。
本單元即“流程與設計”研究的是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這里我們不是僅僅教給學生有關流程的知識,還要與學生一起探究有關流程所蘊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中的運用。通過對流程的理解,培養學生優化生活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使學生體驗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帶來的經濟、環境等方面的收獲。
【重點難點】
第一節:
教學重點:了解流程的涵義及其對生產、生活的意義,通過對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產工藝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時序和環節的意義,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啟發學生投入學習,參與討論用流程表達生活中的某些任務的分析。
第二節:
教學重點:能分析流程設計中應考慮的基本因素,并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教學難點: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對象進行流程設計。
第三節:
教學重點:理解流程優化的意義及主要內容,理解流程優化與設備、材料等之間的關系,能概括簡單流程優化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教學難點:能對生產生活中的簡單事項進行流程改進設計。
【教學建議】
建議課時數:
第一節:生產和生活中的流程……………………………1課時
第二節:流程的設計………………………………………1課時
第三節:流程的優化………………………………………1課時
1.了解流程的涵義及其對生產、生活的意義
流程是技術活動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應用非常廣泛,對提高工作效率,實行科學管理等都有重要的意義。而不同領域里的流程,它們的思想和方法是相通的。學生也許對流程的概念并不了解,但流程的意義并不難懂。在教學設計中,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分析身邊的案例來理解流程的涵義和意義。這里,應抓住兩個關鍵點:流程的時序和環節。但是,在用實例講清了流程的涵義之后,一定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研究流程?生活中的很多事件以及任何產品的生產過程,都可理解為流程,重要的是如何使得流程產生更大的效益和具有可持續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