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設計2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暑期去南京參加通用技術培訓,知道南京的很多學校都建有自己的通用技術專用教室,內部配置比較齊全,有小型車床、鉆銑兩用的機床、臺虎鉗、各種金屬和木工加工工具等。我覺得,如果要真正上好這門課,這些設備還是必要的。當然也要根據本地區和本校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我只是希望今后慢慢會有所改善,F在沒有這個條件,這個案例里涉及的金屬加工流程,就只能采用口頭講解的方法。我想應著重抓住其中的幾個關鍵而陌生的工藝:下料、攻絲、倒角、淬火、電鍍。這幾個關鍵工藝弄清楚了,那整個流程就清楚了。
【參考資料】
1、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
2、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解讀
【參考案例】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
一、教學重點:
1、了解流程的涵義及其對生產、生活的意義。
2、通過對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產工藝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時序和環節的意義。
3、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二、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啟發學生投入學習,參與討論用流程表達生活中的某些任務的分析。
三、教學資源:
教材、圓珠筆等
四、教學過程:
本次授課內容為《技術與設計2》流程與設計模塊中的基礎內容(即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本節以時間為核心,從時序、環節兩方面,通過學生動手并對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分析,引入和揭示流程的概念(流程、時序、環節)、意義以及流程的描述方法——流程圖。生活與流程部分表達科學合理的流程,能保證生活用品的質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用品的效率的思想;生產與流程部分從工業和農業兩個方面表達科學合理的流程、保證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思想。以案例分析讓學生加深對時序和環節的理解。
教學的具體過程:
1、引入:學生起床、洗漱、上學等的順序的先后引出本課的課題
2、學生動手拆裝雙色圓珠筆,提醒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留意拆裝環節、順序和所用的時間,完成后提問三人,以學生對安裝結果和所用時間不同的體會,講解正確安裝時序及原因,歸納出時序的概念。注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觀察學生的活動細節。根據學生拆卸、安裝的對象,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多方案進行拆卸、安裝?并比較各方案的工作效率,成果等。
3、列舉初中物理、化學課中電路連接、濃流酸稀釋的過程,分析出時序和環節,從安全和正確結果兩個方面說明時序和環節的重要性,引出環節的概念。
4、提問學生幾個學生,分別讓其按時序說明他一天的作息,總結歸納出環節和流程的概念。說明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時序,體現出一定的環節,即流程由時序和環節組成,而且有些時序是不可顛倒的。
5、對課本中某機械廠利用熱脹冷縮原理進行了螺釘裝配案例和《技術與設計1》中產品設計過程進行流程分析,在黑板上以圖示的形式畫出其流程,引出流程圖。
6、以同學們熟悉的公交車站牌上行車流程、作息時間表、課程表及課本中采購業務流程、購置房產流程、計算機計算s=1+2+3+…+100的算法程序流程圖、男子乒乓球單打比賽程序結構圖等事例歸納流程的表達,即流程圖。結合語文中的說明文體,提問學生列舉其生活中所遇到的其它流程圖,總結出流程圖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使學生深化對流程圖含義和范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