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第一冊教學設計
以上的處理要在師生、學生之間讀讀議議中完成,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朗讀中表現理解。對一些“點”的理解、鑒賞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讀《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點,體味“三美”——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
1確立朗讀停頓,體味節奏特點。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2232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2322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2322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2322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2232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3222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2232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2232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3222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3222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3222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2322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2232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2322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2232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2232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2232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2322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2232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2322
小結:《死水》是新格律詩的代表作之一。從形式看,全詩五節,每節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齊,內部又有變化,結尾雙音節收尾;從韻律看,二四句為腳韻,每節有所變換,讀起來十分和諧。每行詩又以四音節為主。由于內在節奏的高度和諧一致,加上嚴格的雙行押韻、每節一韻的音響效果,使全詩的節奏十分鮮明。從這個角度上說,體現了音樂之美。
2分析“建筑美、繪畫美”。(學生可以理解到句式整齊、全詩遣詞造句多繪聲繪色即可)
四、四讀《死水》,體味詩人情感。(形式可以多樣,如分組讀、男女分讀、指名朗讀)
五、小結。
六、作業:讀下面幾首詩,就聞一多先生詩歌中意象、思想感情、表現手法,任選角度,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賞析文章。
發現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消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里!
七子之歌(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了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七子之歌(中國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中國臺灣。
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中國現代詩二首(一)•黃鸝》教學設計
黃 鸝
【教學目標】
一、分析詩歌中“黃鸝”這個意象的特點,體會詩人的感情。
二、學生通過對詩人其他詩作的比較閱讀,了解徐志摩詩的特點。
【教學設想】
徐志摩這個名字對于中學生來說,是有幾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過留預習作業——“走近志摩”,讓學生走近詩人,搜集徐志摩的資料,了解他的主要經歷。(上網、到圖書館查閱)從《黃鸝》入手,拓展閱讀,比較《雪花的快樂》《為要尋一個明星》《闊的海》三首詩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