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說課教案
【教學準備】
一周前布置預習本框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框題知識,并思考相關現實問題;搜集并精選相關時事材料,設計并印發“問卷調查”,制作多媒體課件,設計教學的流程,整個準備過程為激發學生課堂思維及進課堂討論創造有利條件(師生共同完成)
【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及資料搜集情況,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第一組:消費調查,第二組:為什么要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三組:消費者的權利是什么;第四組:消費者權利實現的形式和途徑即怎么辦。然后請各小組選出代表在課堂上展示各組的研究成果。
第一步
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問卷調查應大體涉及:消費者的權益是否受到侵害?受到什么樣的侵害?怎么解決的?)由學生針對以上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并進行反饋,從而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形成認識:必須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設計意圖:以消費者關心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創建了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自己設計問題,針對不同領域的消費者做出調查,并結合多媒體,演示其成果,比較直觀,使調查結果一目了然。學生自然進入學習情境,為新課教學作了有力的鋪墊。
第二步
由于大部分學生停留在感性思維階段,可能理論上把握不夠準確,在這里教師加以積極指導,引導學生從兩個角度闡述:(1)生產和消費的辯證統一關系(2)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關系。最后學生概括得出結論:消費者權利的實現不只對消費者本身有利,而且對生產經營者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形式展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在這里媒體展示使整個知識呈現由繁變簡,便于知識掌握。
第三步
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由學生廣泛搜集與本課消費者權利相關的一些案例,經過整理,剪輯,能夠以最簡潔的方式達到最具有說服力的效果。使學生知道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有哪些。并引導學生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說明各項權利,弄清消費者的權利與市場交易原則的聯系。
設計意圖:這里多媒體它集聲、像、形為一體,使知識點由抽象變具體,由無形變有形,更加直觀形象。同時學生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制作時政課件,發人深省,并提出問題、分析討論,討論中觀點碰撞,從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步
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基本上能了解
①我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組織機構,
②知道解決爭議的途徑:
在以上知識的呈現上學生可能只看到權利的維護,而忽視義務的履行,這里引導學生,作為消費者要做到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設置討論題:如何看到知假買假(師加以指導,生搜集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學生主持這部分課堂教學,不僅體現了教學活動的平等性和參與性,而且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通過放手讓學生大膽去探討、去分析、去發現、去自我完善,提高他們分辨良莠的能力,這本身就是給了學生個性表現與發展的最好空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最后,教師總結,評價(評價本課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但重在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以便在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激勵學生主體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