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說課教案
有人為之叫好,認為這是合法合理的正義行為。
有的人則認為,該顧客這種知假買假索取賠償的做法,動機不純,是投機行為,把商界攪得不安寧,破壞了經濟秩序;不是真正的消費者,而是刁民;買假索賠所得的收入屬于不正當收入,應當沒收……
訪問你是怎樣看待這一現象的?
答:l)這是一種合理合法的行為。
2)該顧客知假買假,有利于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規范經營者行為,凈化商品服務市場。該顧客索賠,有利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3)它喚醒消費者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可以在全社會形成查假打假的風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就會大為好轉。
2、某顧客在家電商場花數千元購買了一套dvd設備,在使用時不慎將設備摔壞。該顧客到特約維修部修理時,維修者提出,dvd設備是消費者自己摔壞的,要收修理費。該顧客表示不理解,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認為dvd設備是在“三包”有效期內,維修者收取修理費是不合理的。對此,你是怎樣認識的?
答:1)根據有關規定,消費者所購買的產品在“三包”有效期內,除因使用、保管不當致使產品不能正常使用的以外,修理者應承擔免費修理的責任。
2)該顧客所購買的dvd設備是在使用時不慎摔壞的,屬于使用不當,其修理費應由消費者自己承擔。所以修理者提出收取修理費是合理的。
3)消費者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同時也要堅持權利義務統一的原則。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還要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不能濫用自己的權利,損害經營者的正當利益,影響全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
五、論述題
材料一:1994年8月2日,賈先生上街,見有抽獎的,便上前去湊熱鬧,結果得了一個電熱水杯。當日晚,賈先生拿出該杯子燒水。燒了一會兒,賈先生去看水開沒開,誰料,水杯突然爆炸,賈先生的右眼膜和左眼皮被炸傷,右眼三天后化膿,不得不住院治療。次日他到法院提起訴訟。
材料二:某年2月,張小姐來到某大商場花了XX元買了一雙皮鞋。三個月后,她拿著鞋底斷裂的皮鞋回到這家商場,要求退貨。在拿到退款后,她又買了一雙高檔皮涼鞋,幾個月后,又拿了斷底的鞋回到商場要求退貨,商場又把貨款退給了她。后商場經過有關部門對鞋的質量進行檢測,發現鞋底是人為故意折斷的。
請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說明了什么現象?
(2)結合題目中的事例說明消費者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答:l)材料一說明了消費者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材料二說明了消費者濫用消費者權利的不正當行為,它既損害了經營者的權利,也影響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
2)公民作為消費者,要增強消費者權利意識,要學法、枉法、用法,在自己的權受到損害時,不能忍,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要懂得姑息就是縱容的道理,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①要了解消費者本有的權利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萬枚;獲得消費知識權等。
②如果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和經營者發生爭議,可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如協商解決不成,可請求消協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可向有關行政部門提起申訴,請求行政部門處理;消費者還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如果還解決不了,消費者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