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滬教)
由金屬離子與oh—組成: r(oh)n = rn+ + n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如nacl、na2co3、agno3、cuso4
2、酸堿鹽的溶解性:
可溶性堿: koh naoh ca(oh)2 ba(oh)2 nh3.h2o
可溶性鹽:所有的硝酸鹽、鉀鹽、鈉鹽、銨鹽都易溶,鹽酸鹽(除agcl外)硫酸鹽(除baso4外)也可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沉淀:不溶性堿cu(oh)2,fe(oh)3,mg(oh)2,al(oh)3
不溶性碳酸鹽caco3,baco3,mgco3,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agcl、baso4
酸、堿、鹽溶液的導電性
小結: nacl固體(不導電) nacl溶液(導電)
kno3固體(不導電) kno3溶液(導電)
naoh固體(不導電) naoh溶液(導電)
蔗糖固體(不導電) 蔗糖溶液(不導電)
酒精(不導電) 酒精溶液(不導電)
蒸餾水(不導電)
設問:為什么有的物質(如nacl固體)本身不導電,而它的水溶液能導電呢?而有的物質(如蔗糖固體)本身不導電,把它配成水溶液還是不導電?
在水分子作用下
分析: nacl 固體 na++cl-
(離子不能自由移動) (離子能自由移動)
不導電 導電
小結:要點:
有些物質的水溶液能導電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支的離子存在。
講解:物質溶于水時,離解成自由移動離了的過程叫電離。
(引出電離的概念)
分析:電離是在溶于水的條件下發生的,與通電與否無關,電離可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書寫方法如下:
(1)正確寫出該物質的化學式
(2)離解通常發生在正價元素(或原子團)和負價元素(或原子團) 之間的聯接處。
(3)陰、陽離子所帶電荷數與該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相同, 但寫法不同。
例:nacl=na++cl-
kno3=k++no3-
naoh=na++oh-
(nh4)2so4=2nh4++so42-
(4) 根據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一定相等來檢查電離方程式正誤。
1.酸
小結:鹽酸、硫酸、硝酸的水溶液都能導電,依照它們在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提問:這三種物質的電離產物有何共同特點?
分析:從而得出酸的定義。強調“全部是h+”介紹酸根的概念和酸的電離通式:
hnr=nh++rn-
小結:酸根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等于酸分子電離子時生成的氫離子總數
2.堿
小結: koh、ba(oh)2的溶液能導電,依照它們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提問:這幾種物質的電離產物有何共同特點?
分析:從而得出堿的定義,強調“全部是oh-”
介紹堿的電離通式:m(oh)m=mm++moh-
小結:在堿里,跟一個金屬離子結合的氫氧根離子數目,等于這種金屬所帶的正電荷數目。
3.鹽
小結: na2co3、mgso4、bacl2等物質的水溶液都能導電, 說明它們的水溶液中存在著自由移動的離子。
分析:電離產物的特點,得出鹽的定義
小結:(1)酸、堿、鹽的定義及組成特點
(2)物質的分類
一、常見的酸
(一)常見的酸——鹽酸
知識目標:
1.掌握鹽酸的化學性質及有關方程式的書寫,了解它的用途。
2.了解石蕊,酚酞兩種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
3.理解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教學重點:
1.鹽酸的化學性質
2.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3.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教學難點:
有關鹽酸化學性質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過程:
鹽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種常見的生要的酸,在工業生產和科研中有重要用途,本節課來學習鹽酸的性質和用途。
[講授新課]
鹽酸───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1.物理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