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滬教)
3.化學性質
(1)使指示劑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2)跟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回憶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現象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跟酸起中和反應
ca(oh)2+na2co3=caco3↓+2naoh
4.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造naoh,漂白粉 (3)改良酸性土壤
(4)配制農藥波爾多液[cuso4+ca(oh)2]石硫合劑[ca(oh)2+s]
三、堿的命名:由學生總結出堿的命名的一般方法。
四、堿的通性
指導學生復習堿的概念及naoh、ca(oh)2相似的化學性質,總結得出堿的通性。
總結:1.ca(oh)2的制法、性質和用途。
2.堿的命名
3.堿的通性
閱讀:p190 燒堿與蛋白質、油脂的作用
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這類反應稱為復分解反應。
第三節 酸和堿的反應
一、中和反應
定義:酸與堿反應的結果是酸和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生成了鹽和水,這一反應稱為中和反應。
反應實質:酸+堿→鹽+水
二、鹽
知識目標:
1.了解食鹽、純堿、膽礬的化學成分、化學式學名及色、態特性和用途。
2.了解結晶水、結晶水合物,介紹風化、潮解概念。
3.掌握結晶水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理解結晶水合物屬于化合物。
教學重點:nacl、na2co3及cuso4的有關知識,co32-的檢驗。
教學難點:結晶水合物是化合物的理解及相對分子質量計算。
教學過程:[復習提問]
1.什么叫鹽?
2.盡可能多的列舉我們知道的鹽的化學式。
[引入新課]:鹽是無機化合物中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一類物質,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食鹽、純堿、膽礬等幾種重要的鹽,了解結晶水合物的概念,掌握結晶水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及co32-檢驗方法。
[講授新課]
幾種常見的鹽:
1.氯化鈉
(1)介紹氯化的化學式及俗稱(食鹽)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溶液的有關知識及閱讀的有關內容,了解食鹽的重要用途、nacl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海水曬鹽的一般原理, 搞清“鹽”與 “食鹽”的關系。
2.碳酸鈉
(1)介紹碳酸鈉的化學式名稱(純堿)
(2)指導學生閱讀書籍及注釋,了解純堿的水溶液為什么顯堿性。
(3)介紹結晶水合物的概念及結晶水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
例:求feso4·7h2o的相對分子質量
(4)常識性介紹風化和潮解的概念。
(5)共同總結出co32-的檢驗方法。
(6)介紹純堿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及重要用途。
(7)介紹侯德榜對制堿工業的貢獻。
3.硫酸銅
(1)介紹硫酸銅的簡單知識及膽礬的化學式
(2)介紹實驗
得出:cuso4·5h2o──→cuso4+5h2o
藍色 白色
介紹白色的無水硫酸銅可用于檢驗氣體或液體中是否含有水份。
例如:①檢驗“無水”酒精中是否含水 ②檢驗某氣體混合中是否含水蒸氣等。
總結:1、nacl、na2co3、cuso4的化學名稱,俗稱及主要用途。
2、結晶水合物的概念及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3、co32-的檢驗方法
三、知識目標:
1、通過復習金屬活動性順序及酸和堿的有關性質,得出鹽的化學性質。
2、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部分酸堿和鹽的溶解性表。
3、了解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4、簡介鹽的分類和命名
教學重點:
1、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
2、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教學過程:
補充:bacl2+na2so4、nacl+agno3
[復習提問]:nacl、na2co3、cuso4各有哪些物理性質?
一、鹽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