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教案
學生討論,自覺認同。討論中教師應注意及時點撥,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自覺認同一個人可以同時具有多種身份,每一種社會身份都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且要自覺、主動地承擔責任,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1)緊迫性。首先確定哪個責任更緊迫,就應當先履行哪個責任。 (2)相對重要性。即某一責任相對于其它責任的重要性。 (3)時間要求。就是要考慮履行責任的時間以及自己可能擁有的時間。 (4)可以利用的資源。個人是否擁有諸如設備、體力、金錢或特殊的技能等必要的資源。 (5)相互沖突的利益與價值觀。即在決定履行某一責任時,需要考慮感興趣的事情或者自己相信的價值觀。 (6)其它的解決辦法和途徑。一個創造性的解決辦法可以幫助人處理好兩難的抉擇沖突。事實上,不管你如何進行選擇,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承擔責任的態度不同,感受和體驗就不同。 4.快樂擔責 因此,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紛繁復雜的責任,努力做責任的主人,從而享受承擔責任帶來的快樂。怎樣才能享受到承擔責任帶來的快樂? 你有過承擔責任后非?鞓返母惺軉?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總結:具有責任感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有些人之所以會得心理疾病,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或喪失了負責任地生活的能力。對這些人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幫助他們接受現實,使之學會以負責任的行為方式處理生活問題。從心理衛生的角度看,強烈的責任感具有心理保健的作用。因為,它可以使人把履行各種職責看成是自己分內的事,還可以讓人體驗到盡職守責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因而,我們才能享受到承擔責任帶來的快樂。 5.反思責任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過承擔責任后的快樂,當然,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之中,或者在承擔責任之后,我們也都知道了承擔責任的代價。但是,我們決不會因此就逃避責任、放棄責任,因為,這是成長的要求和代價。我們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 6.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每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復雜